前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消费与人 | 第13-40页 |
一、消费的人性根据: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消费 | 第13-27页 |
1、消费概念的规定 | 第13-15页 |
2、消费的属性 | 第15-20页 |
3、消费与人的需要 | 第20-24页 |
4、消费的人性价值 | 第24-27页 |
二、消费与人自身的生产 | 第27-31页 |
1、生产概念的规定 | 第27-28页 |
2、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 第28-29页 |
3、人类自身的生产 | 第29-30页 |
4、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 第30-31页 |
三、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历史演变 | 第31-40页 |
1、少私寡欲:古代社会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 | 第31-35页 |
2、禁欲苦行与贪婪摄取并行:早期工业文明时代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 | 第35-37页 |
3、挥霍性消费:当代“消费社会”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 | 第37-40页 |
第二章 消费社会的消费异化 | 第40-54页 |
一、过剩性生产:异化消费的前提 | 第40-41页 |
二、异化消费的本质 | 第41-45页 |
1、消费对自身本质的背离 | 第42-43页 |
2、消费对人的背离 | 第43-44页 |
3、消费对人的强制、控制和操纵 | 第44-45页 |
三、由“需要”到“想要”:消费目的的转换 | 第45-48页 |
四、异化消费过程的价值分析 | 第48-54页 |
1、价值转换:异化消费对使用价值的背叛 | 第48-50页 |
2、消费价值的衰减:异化消费过程的价值分析 | 第50-54页 |
第三章 “我买故我在”:消费的象征意义与“夸示性消费” | 第54-76页 |
一、符号价值与“夸示性消费” | 第54-59页 |
1、消费品的符号价值 | 第54-57页 |
2、消费的价值指向:夸示性消费 | 第57-59页 |
二、广告与时尚:对消费者的蒙骗与诱导 | 第59-68页 |
1、广告:制造时尚的“机器” | 第59-63页 |
2、时尚:集体崇拜的“巫术” | 第63-66页 |
3、包装与品牌:对商品的虚假装饰与自我夸示 | 第66-68页 |
三、消费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 | 第68-76页 |
1、历史: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 第68-70页 |
2、理论:异化消费形成的逻辑 | 第70-76页 |
第四章 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 第76-115页 |
一、消费主义文化——当代意识形态的文化霸权 | 第76-79页 |
1、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 第76-78页 |
2、“消费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 | 第78-79页 |
二、消费主义霸权统治的生存代价 | 第79-98页 |
1、消费主义霸权统治造成的资源危机 | 第79-90页 |
2、消费主义的霸权统治造成的环境危机 | 第90-95页 |
3、消费主义的霸权统治造成的人类生存危机 | 第95-98页 |
三、消费主义的神话:生活质量、进步与幸福 | 第98-115页 |
1、神话一:消费的物质财富越多,生活质量越高 | 第98-104页 |
2、神话二:消费的增长等于社会进步 | 第104页 |
3、神话三:消费的增长等于幸福的增长 | 第104-107页 |
4、神话四:消费的物质财富越多,越有利于人的健康 | 第107-110页 |
5、神话五:“不消费就衰退” | 第110-115页 |
第五章 消费的合理性与伦理关照 | 第115-128页 |
一、消费合理性的评价尺度 | 第115-119页 |
1、所谓“高消费” | 第115-117页 |
2、所谓“生产力标准” | 第117-118页 |
3、生存论的尺度 | 第118-119页 |
二、节俭型的“适度消费”:消费合理性的追寻 | 第119-122页 |
三、对消费伦理的探索:消费并非是天然合理的 | 第122-128页 |
1、人的消费并不是天然合理的 | 第122-123页 |
2、西方现代发展观的缺陷 | 第123-125页 |
3、消费伦理的探索 | 第125-128页 |
结语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0-141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41-14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44-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