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沙沟铁矿开采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严寒缺水对采矿生产的影响 | 第12-13页 |
·井筒防冻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细沙沟铁矿概况 | 第15-31页 |
·概述 | 第15-16页 |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15页 |
·矿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等 | 第15-16页 |
·矿区及矿床地质 | 第16-23页 |
·矿区地质 | 第16-19页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19-23页 |
·矿区水文地质 | 第23-25页 |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涌水量预计 | 第24-25页 |
·环境地质条件 | 第25页 |
·岩体工程地质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第25-27页 |
·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 第27-28页 |
·矿床地质工作概况 | 第27页 |
·对矿区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 | 第27-28页 |
·资源储量 | 第28-31页 |
·工业指标 | 第28页 |
·矿区储量 | 第28-31页 |
3 采矿方法优选 | 第31-64页 |
·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 | 第31页 |
·采矿方法 | 第31-50页 |
·采矿方法选择原则 | 第31页 |
·采矿初步方法选择 | 第31-32页 |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Ⅰ) | 第32-38页 |
·浅孔留矿法(Ⅱ) | 第38-43页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Ⅲ) | 第43-49页 |
·技术经济指标 | 第49-50页 |
·优选模型建立 | 第50-56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1-53页 |
·层次分析法-可拓学优选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采矿方法优选 | 第56-63页 |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6-58页 |
·评价等级标准确立 | 第58页 |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 第58-60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60-61页 |
·物元可拓评价分析 | 第61-63页 |
·采矿方法优度评价 | 第63页 |
·严寒缺水条件下的技术措施 | 第63-64页 |
4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第64-71页 |
·MIDAS软件简介 | 第64页 |
·模型假设及模型参数 | 第64-65页 |
·模型建立 | 第65-67页 |
·模拟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67-71页 |
5 采暖通风与矿山用水 | 第71-82页 |
·概述 | 第71-72页 |
·气象资料 | 第71-72页 |
·煤质资料 | 第72页 |
·热力计算 | 第72-74页 |
·送风热负荷 | 第72-73页 |
·采暖热负荷 | 第73页 |
·供热水热负荷 | 第73-74页 |
·采暖通风 | 第74-78页 |
·井筒防冻 | 第74-76页 |
·集中采暖 | 第76-77页 |
·生活供热 | 第77-78页 |
·室内通风 | 第78页 |
·除尘 | 第78页 |
·工程布置及热力管网 | 第78-80页 |
·锅炉房布置 | 第78-80页 |
·井口加热送风布置 | 第80页 |
·矿山用水节水现状 | 第80页 |
·矿山节水建议 | 第80-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注意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