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9-10页 |
2 概念 | 第10-13页 |
·卡通 | 第10页 |
·“80 后” | 第10-11页 |
·“80 后”卡通化油画创作 | 第11-13页 |
3 “80 后”卡通化油画现象出现的原因 | 第13-17页 |
·“80 后”的心理需求 | 第13-14页 |
·图像优先的读图时代 | 第14-15页 |
·艺术市场的催化 | 第15-17页 |
4 卡通化现象的发展与当代艺术思潮 | 第17-25页 |
·卡通文化在中国当代的发展 | 第17-21页 |
·卡通文化的兴起——“卡通一代” | 第18-19页 |
·卡通文化的发展——“新卡通一代” | 第19-20页 |
·卡通文化的再发展——“动漫美学”、“果冻时代”、“实验漫展” | 第20-21页 |
·国外艺术的影响 | 第21-23页 |
·西方波普艺术的影响 | 第21页 |
·日本超平面艺术的影响 | 第21-23页 |
·国内艺术的影响 | 第23-25页 |
5 “80 后”卡通化油画现象艺术家作品的呈现 | 第25-38页 |
·“80 后”卡通化油画作品分析 | 第25-34页 |
·“新卡通一代”画家杨纳、高瑀作品分析 | 第25-28页 |
·“虚拟一代”画家陶娜、张广先作品分析 | 第28-29页 |
·“果冻一代”画家王玺、虞华作品分析 | 第29-30页 |
·“飘一代”画家苏碧莲、刘滨、邓瑜作品分析 | 第30-32页 |
·“后生代”画家朱兴国、李雄伊作品分析 | 第32-34页 |
·“80 后”卡通化油画的特点总结 | 第34-38页 |
6 “80 后”卡通化油画创作的思考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1:“80 后”艺术家简介 | 第45-46页 |
附录 2:参考图片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