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一、 绪论 | 第8-19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 能源效率的相关研究 | 第10-14页 |
2.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3. 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 辽宁省能源效率评价 | 第19-29页 |
(一) 辽宁省能源利用现状 | 第19-21页 |
1. 能源供需状况 | 第19-20页 |
2. 能源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 | 第20-21页 |
(二) 能源效率区域差异评价 | 第21-23页 |
1. 能源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 第21-22页 |
2. 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三) 基于环境因素的能源效率评价 | 第23-29页 |
1. 环境要素投入指标的确定 | 第23-26页 |
2. 基于环境因素的 DEA 能源效率评价 | 第26-29页 |
三、 辽宁省产业结构高级化评价 | 第29-39页 |
(一) 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1. 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 第29-30页 |
2. 产业结构空间差异 | 第30-32页 |
(二)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判别 | 第32-33页 |
1. 本文基于 Moore 指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 | 第32-33页 |
2. 其他基于 Moore 指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 | 第33页 |
(三)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计算与分析 | 第33-39页 |
1.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的计算结果 | 第33-35页 |
2.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区域分析 | 第35-39页 |
四、 辽宁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系研究 | 第39-43页 |
(一) VAR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39页 |
(二) 单位根检验与模型稳定性检验 | 第39-40页 |
(三) 模型估计 | 第40-41页 |
(四) 脉冲响应和差方分解分析 | 第41-43页 |
五、 研究结论与对策 | 第43-49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1. 能源效率评价研究结论 | 第43页 |
2. 产业结构高级化评价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3. 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关系的研究结论 | 第44页 |
(二) 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1. 重点落实低碳节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 第44-45页 |
2. 积极开发再生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第45-46页 |
3. 大力支持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46-47页 |
4. 逐步推进区域协调,实现全局战略目标 | 第47-49页 |
六、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