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前言 | 第13-23页 |
·尼罗罗非鱼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鱼类的免疫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鱼类免疫器官 | 第14页 |
·免疫巨噬细胞 | 第14页 |
·体液免疫因子 | 第14-15页 |
·Nramp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Nramp 蛋白的抗菌机制 | 第17-18页 |
·RACE 技术 | 第18-1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19-2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SYBR Green I 法在水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鱼类细菌病原体检测 | 第20页 |
·鱼类病毒病诊断方面 | 第20页 |
·鱼类寄生虫病的诊断 | 第20-21页 |
·鱼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 | 第21页 |
·鱼类细胞培养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动物材料的暂养与处理 | 第23页 |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第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常用溶液配制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4页 |
·Nramp 基因序列的克隆分析 | 第24-29页 |
·Nramp 基因克隆试验的样品采集 | 第24页 |
·总 RNA 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24-25页 |
·RACE 模板 cDNA 的反转录合成 | 第25-26页 |
·RACE 扩增 | 第26-29页 |
·PCR 产物的纯化、克隆及测序 | 第29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页 |
·组织表达分析 | 第29-32页 |
·尼罗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不同组织 Nramp 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第29-32页 |
·尼罗罗非鱼 Nramp 基因相关功能验证的细胞学研究 | 第32-34页 |
·尼罗罗非鱼血清的制备 | 第32页 |
·尼罗罗非鱼卵巢、脾和肝组织的取样 | 第32页 |
·原代培养 | 第32-33页 |
·继代培养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4页 |
·尼罗罗非鱼 Nramp 基因 cDNA 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9页 |
·Nramp 基因 cDNA 的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34页 |
·Nramp 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预测 | 第34-36页 |
·Nramp 分子的 3D 空间结构的预测 | 第36-37页 |
·Nramp 基因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 | 第37-39页 |
·人工感染后尼罗罗非鱼 Nramp 基因不同时期组织表达水平的变化 | 第39-50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 | 第39-50页 |
·cDNA 模板的质量检测 | 第39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标准曲线的建立和实验重复性分析 | 第39-42页 |
·不同时期不同组织 Nramp 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分析 | 第42-50页 |
·尼罗罗非鱼 Nramp 基因相关功能细胞水平验证的前期研究 | 第50-54页 |
·尼罗罗非鱼卵巢细胞原代培养 | 第50-51页 |
·尼罗罗非鱼卵巢细胞继代培养 | 第51-54页 |
4 讨论 | 第54-59页 |
·尼罗罗非鱼 Nramp 基因 cDNA 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55页 |
·尼罗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不同组织 Nramp 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第55-56页 |
·尼罗罗非鱼 Nramp 基因相关功能细胞水平验证的前期研究 | 第56-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