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调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概述 | 第10-16页 |
·调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10-11页 |
·调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调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11-13页 |
·调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的发展概况 | 第13页 |
·调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社会自治理论 | 第13-15页 |
·调解服务市场化原理 | 第15-16页 |
第2章 调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的域外考察——以美国 JAMS 公司为样本 | 第16-25页 |
·JAMS 公司概述 | 第16-20页 |
·JAMS 公司发展概述 | 第16-17页 |
·JAMS 公司的业务内容 | 第17-18页 |
·JAMS 公司的组织形式 | 第18页 |
·JAMS 公司的产权制度 | 第18-19页 |
·JAMS 公司的人才管理 | 第19-20页 |
·JAMS 公司的调解模式 | 第20-25页 |
·JAMS 公司调解案件的类型 | 第20页 |
·JAMS 的调解程序 | 第20-22页 |
·JAMS 调解的特点 | 第22-25页 |
第3章 我国构建公司化运作调解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5-33页 |
·我国构建公司化运作调解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8页 |
·避免强制调解、调解合意贫困化的问题 | 第25-26页 |
·弥补“大调解”机制对社会自治力量挖掘不力的缺陷 | 第26页 |
·解决民间调解组织资金短缺的问题 | 第26-27页 |
·解决调解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低的问题 | 第27-28页 |
·我国构建公司化运作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3页 |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民商事纠纷呈现新特点 | 第28页 |
·我国社会共同体自治能力有所提升 | 第28-29页 |
·存在大量的调解储备人才 | 第29-30页 |
·积累了丰富的调解方法和调解技术 | 第30-31页 |
·当前司法政策对调解的重视和推崇 | 第31页 |
·国内司法实践中新型调解机制的探索经验 | 第31-32页 |
·国外成熟的公司化运作的调解模式可借鉴 | 第32页 |
·民众倾向调解的解纷文化心理 | 第32-33页 |
第4章 我国构建公司化运作的调解模式的具体构想 | 第33-42页 |
·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鼓励社会自治与政府有效监督的原则 | 第33页 |
·司法支持与司法监督的原则 | 第33-34页 |
·具体构想 | 第34-42页 |
·建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调解组织 | 第34-35页 |
·建立调解员的管理和培训制度 | 第35-36页 |
·调解案件类型特定化 | 第36页 |
·调解收费的规范化 | 第36-38页 |
·政府方面的扶持和监督 | 第38-39页 |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与撤销制度 | 第39页 |
·将法律援助制度引入调解机制 | 第39-40页 |
·法律责任的承担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