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4页 |
1 分子标记及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分子标记概况 | 第16-18页 |
·分子标记在猪中的应用 | 第18页 |
2 实时荧光定量技术 | 第18-19页 |
·RQ-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RQ-PCR技术在畜牧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第19页 |
3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 第19-20页 |
·ECLIA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ECLIA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第20页 |
4 六个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33页 |
·FSH β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FSHR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LHR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PGR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KISS-1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GPR54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6个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4-150页 |
第一节 FSHB基因多态性与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4-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4-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9-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60页 |
·FSH β基因SNPs的筛选结果 | 第41-42页 |
·FSH β基因SNPs的大规模检测结果 | 第42-44页 |
·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44-47页 |
·FSH β基因连锁不平衡程度分析与单倍型构建 | 第47-49页 |
·FSH β基因与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9-54页 |
·FSH β基因各位点的方差组分分析与选择反应预测 | 第54-60页 |
3 讨论 | 第60-64页 |
·关于FSH β基因序列检测分析 | 第60-61页 |
·关于FSH β基因不同位点在猪群间基因分布 | 第61-62页 |
·关于FSH β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62-64页 |
第二节 FSHR基因多态性与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64-8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试验材料 | 第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5-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83页 |
·FSHR基因SNPs的筛选结果 | 第66页 |
·FSHR基因SNPs的大规模检测结果 | 第66-69页 |
·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69-73页 |
·FSHR基因连锁不平衡程度分析与单倍型构建 | 第73-74页 |
·FSHR基因与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74-79页 |
·FSHR基因方差组分分析与选择反应预测 | 第79-83页 |
3 讨论 | 第83-87页 |
·关于FSHR基因序列检测分析 | 第83-84页 |
·关于FSHR基因不同位点在猪群间基因分布 | 第84-85页 |
·关于FSHR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85-87页 |
第三节 LHR基因多态性与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87-9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7-88页 |
·试验材料 | 第87页 |
·试验方法 | 第87-88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8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8-94页 |
·LHR基因SNPs的筛选结果 | 第88-89页 |
·PCR-SSCP检测 | 第89页 |
·错配PCR-RFLP检测 | 第89-90页 |
·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90-91页 |
·LHR基因与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91页 |
·LHR基因方差组分分析与选择反应预测 | 第91-94页 |
3 讨论 | 第94-96页 |
·关于LHR基因序列检测分析 | 第94页 |
·关于LHR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94-96页 |
第四节 PGR基因多态性与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96-10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6-98页 |
·试验材料 | 第96页 |
·试验方法 | 第96-98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9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3页 |
·PGR基因SNPs的筛选结果 | 第98页 |
·PCR-SSCP检测 | 第98-99页 |
·错配PCR-RFLP检测 | 第99-100页 |
·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100-101页 |
·PGR基因与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01-103页 |
3 讨论 | 第103-106页 |
·关于错配PCR-RFLP技术 | 第103页 |
·关于PGR基因序列检测分析 | 第103-104页 |
·关于PGR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04-106页 |
第五节 KISS-1基因多态性与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06-1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6-107页 |
·试验材料 | 第106页 |
·试验方法 | 第106-10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0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7-128页 |
·KISS-1基因SNPs的筛选结果 | 第107-109页 |
·KISS-1基因SNPs的大规模检测结果 | 第109-112页 |
·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112-116页 |
·KISS-1基因连锁不平衡程度分析与单倍型构建 | 第116-118页 |
·KISS-1基因与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18-123页 |
·KISS-1基因方差组分分析与选择反应预测 | 第123-128页 |
3 讨论 | 第128-131页 |
·关于3个猪群体KISS-1基因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128页 |
·关于KISS-1基因序列检测分析 | 第128-129页 |
·关于KISS-1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29-131页 |
第六节 GPR54基因多态性与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31-1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132页 |
·试验材料 | 第131页 |
·试验方法 | 第131-132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2-148页 |
·GPR54基因SNPs的筛选结果 | 第132-134页 |
·GPR54基因SNPs的大规模检测结果 | 第134-136页 |
·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136-139页 |
·GPR54基因连锁不平衡程度分析与单倍型构建 | 第139-140页 |
·GPR54基因与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40-141页 |
·GPR54基因方差组分分析与选择反应预测 | 第141-148页 |
3 讨论 | 第148-150页 |
·关于GPR54基因序列检测分析 | 第148页 |
·关于GPR54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48-150页 |
第三章 6个功能基因在小梅山猪不同生长阶段表达规律的研究 | 第150-1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0-155页 |
·试验猪群和样本采集 | 第150页 |
·主要试剂 | 第15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0-151页 |
·实验方法 | 第151-154页 |
·统计软件和方法 | 第154-1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55-169页 |
·RNA的提取结果 | 第155页 |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溶解曲线 | 第155-157页 |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标准曲线 | 第157页 |
·小梅山猪生殖性腺轴中功能基因的表达规律 | 第157-169页 |
3 讨论 | 第169-174页 |
·FSH与FSHR基因的表达 | 第169-171页 |
·LHR基因的表达 | 第171页 |
·PGR基因的表达 | 第171-172页 |
·KISS-1/GPR54系统基因的表达 | 第172-174页 |
第四章 小梅山猪性发育过程中生殖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174-1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4-175页 |
·试验猪群 | 第174页 |
·血清采集 | 第174页 |
·生殖激素浓度的测定 | 第174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74-1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5-177页 |
3 讨论 | 第177-179页 |
·关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 第177-178页 |
·关于初情期启动前后生殖激素的变化 | 第178-179页 |
全文结论 | 第179-180页 |
创新点 | 第180-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6页 |
致谢 | 第196-1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97-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