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图清单 | 第10-11页 |
表清单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前言 | 第12页 |
·WD-repeat 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WD40-repeat 蛋白的特征结构—WD 基元 | 第14-15页 |
·WD-40 repeat 蛋白功能的研究 | 第15-17页 |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2 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 第18-39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18-19页 |
·主要的实验仪器 | 第19页 |
·SOC 细菌培养基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5页 |
·罗氏沼虾的处理 | 第19-20页 |
·沼虾总 RNA 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 第20页 |
·热诱导下沼虾抑制性消减文库的构建 | 第20-24页 |
·第一链合成反应 | 第20-21页 |
·双链 cDNA 扩增反应 | 第21页 |
·体外转录实验 | 第21-22页 |
·突变组 Tester 逆转录实验 | 第22页 |
·Driver 和 Tester 杂交反应 | 第22页 |
·DSN 酶消化反应 | 第22页 |
·消减产物的纯化和扩增 | 第22-23页 |
·消减产物的连接、转化和筛选 | 第23-24页 |
·抑制性消减文库的分析 | 第24页 |
·消减文库序列比对及分析 | 第24-25页 |
·结果 | 第25-37页 |
·罗氏沼虾 RNA 电泳鉴定 | 第25页 |
·双链 cDNA 扩增电泳确定最佳循环数 | 第25-26页 |
·第三轮 PCR 产物电泳结果 | 第26-27页 |
·阳性克隆的随机筛选及 M13 检测 | 第27页 |
·序列分析 | 第27-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3 荧光定量 RT-PCR 定量分析 | 第39-50页 |
·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39页 |
·主要的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方法 | 第40-42页 |
·罗氏沼虾的处理 | 第40-41页 |
·沼虾总 RNA 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 第41页 |
·Real-time qPCR cDNA 逆转录 | 第41-42页 |
·Real-time qPCR 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 | 第42页 |
·Real-time qPCR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9页 |
·罗氏沼虾 RNA 浓度纯度鉴定 | 第42-43页 |
·荧光定量 RT-PCR 温度胁迫罗氏沼虾肌肉中 smu-1 的表达情况 | 第43-48页 |
·荧光定量 RT-PCR 盐胁迫条件下 smu-1 基因的表达差异 | 第48页 |
·荧光定量 RT-PCR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 smu-1 基因的表达差异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4 双链 RNA 干扰 | 第50-54页 |
·材料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50页 |
·主要的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方法 | 第51-52页 |
·双链 RNA 体外合成 | 第51页 |
·双链 RNA 心脏注射 | 第51页 |
·Real-time qPCR 检测干扰效率 | 第51页 |
·罗氏沼虾存活率统计 | 第51-52页 |
·结果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5 研究讨论 | 第54-55页 |
6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