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节能照明设施控制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太阳能和光伏发电 | 第10-12页 |
| ·能源危机与太阳能利用 | 第10-11页 |
| ·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交通节能照明系统整体结构 | 第14-21页 |
| ·光伏电池介绍 | 第14页 |
| ·LED 照明设备介绍 | 第14-15页 |
| ·光伏逆变技术介绍与选择 | 第15-17页 |
| ·储能设备介绍与选择 | 第17-19页 |
| ·化学储能设备 | 第17页 |
| ·电磁储能 | 第17-18页 |
| ·飞轮储能技术 | 第18页 |
| ·储能设备的选择 | 第18-19页 |
| ·基于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飞轮储能系统的提出 | 第19页 |
| ·交通节能照明系统的结构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现 | 第21-54页 |
| ·光伏电池的功率输出基本特性 | 第21-23页 |
| ·光伏电池输出基本特性 | 第21-22页 |
|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控制方法 | 第23-26页 |
| ·最大功率点控制方法介绍 | 第23-24页 |
| ·最大功率点控制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 ·最大功率点控制中的 PWM 调制 | 第25-26页 |
| ·DC/DC 电路 | 第26-30页 |
| ·Buck 电路 | 第26-28页 |
| ·Boost 电路 | 第28-29页 |
| ·交通节能照明系统 DC/DC 电路选择 | 第29-30页 |
| ·扰动观察法与 boost 电路的结合 | 第30-36页 |
| ·光伏系统中 Boost 等效电路 | 第30-31页 |
| ·MPPT 控制电路中升压电感的选择 | 第31-33页 |
| ·MPPT 控制电路中旁路电容的选择 | 第33-35页 |
| ·最大功率控制电路中储能电容的选择 | 第35-36页 |
| ·旁路电容与电感造成的占空比超调与解决方案 | 第36-49页 |
| ·稳态时扰动法占空比调节情况 | 第36-38页 |
| ·MPPT 控制下 Boost 电路响应模型 | 第38-40页 |
| ·旁路电容与升压电感振荡分析 | 第40-41页 |
| ·Boost 电路中扰动观察法超调分析 | 第41-45页 |
| ·Boost 振荡引起的变步长控制失效分析 | 第45-48页 |
| ·占空比超调的解决方案 | 第48-49页 |
| ·改进型扰动观察法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异步电动机与飞轮储能系统的研究 | 第54-68页 |
| ·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情况 | 第54-56页 |
|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54-55页 |
| ·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 第55-56页 |
|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特点 | 第56-57页 |
|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研究 | 第57-59页 |
| ·直接转矩控制中逆变器电压分析 | 第57-58页 |
| ·直接转矩控制中的电压空间矢量 | 第58-59页 |
| ·磁链观测与控制 | 第59-62页 |
| ·电压空间矢量与定子磁链和转矩的关系 | 第62-65页 |
| ·电压空间矢量与定子磁链控制的关系 | 第62-63页 |
| ·电压空间矢量对电机转矩的控制 | 第63-64页 |
| ·电压空间矢量的正确选择 | 第64-65页 |
| ·直接转矩系统控制方法的选择 | 第65-66页 |
| ·飞轮储能系统的研究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MATLAB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8-79页 |
| ·MATLAB 与 Simulink 介绍 | 第68-69页 |
| ·交通节能照明设施控制系统总体仿真结构 | 第69-70页 |
|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控制仿真及分析 | 第70-74页 |
|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控制仿真总体结构 | 第70页 |
| ·光伏电池的仿真 | 第70-71页 |
| ·最大功率点控制的仿真 | 第71-72页 |
| ·最大功率点控制结果及分析 | 第72-74页 |
| ·飞轮电池充放电仿真研究 | 第74-78页 |
| ·飞轮电池充电仿真研究 | 第74-76页 |
| ·飞轮电池放电仿真研究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研究总结 | 第79-80页 |
| ·未来展望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5页 |
|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
| 二、在校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