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效应及电池组散热结构优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 第9-15页 |
·电动汽车特点及分类 | 第9-10页 |
·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 | 第10-13页 |
·国内外纯电动汽车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 | 第15-20页 |
·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要求与应用 | 第15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热性能研究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散热系统研究 | 第17-20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实验及数值分析理论 | 第21-43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及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21-22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点分析 | 第23-24页 |
·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分析 | 第24-26页 |
·单体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效应实验 | 第26-37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度特性 | 第26-27页 |
·电池充放电实验平台搭建 | 第27-37页 |
·CFD 仿真理论及其在动力电池热分析中的应用 | 第37-42页 |
·CFD 概述 | 第37-38页 |
·CFD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8-40页 |
·CFD 求解过程 | 第40-42页 |
·CFD 技术在电池热分析中的应用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单体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热效应仿真分析 | 第43-57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三维热效应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热传递基本原理及研究 | 第43-45页 |
·热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单体锂离子动力电池数值模拟 | 第46-52页 |
·几何模型 | 第46-47页 |
·网格模型 | 第47页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仿真热源的确定 | 第48-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纯电动汽车典型工况下锂离子电池组动态性能研究 | 第57-71页 |
·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参数 | 第57页 |
·ADVISOR 软件基础介绍 | 第57-58页 |
·纯电动汽车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58-64页 |
·动力电池组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9-62页 |
·基于 ADVISOR 纯电动车仿真参数的定义 | 第62-64页 |
·纯电动汽车仿真及动力电池生热特性分析 | 第64-70页 |
·车辆仿真行驶工况的选择 | 第64-65页 |
·仿真结果与电池组热特性分析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仿真及散热结构优化设计 | 第71-83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原始模型温度场瞬态仿真分析 | 第71-77页 |
·电池组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1-73页 |
·空气流场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73页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73-75页 |
·仿真求解器的选择 | 第75-76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电池组温度场实验 | 第77-79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优化及 CFD 分析 | 第79-82页 |
·优化方案 | 第80-81页 |
·优化后流场分析与温度场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 第91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