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国难小说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9-12页 |
二、 国难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国难小说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晚清国难小说创作缘起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国难小说创作的关系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晚清小说观念变革与国难小说创作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晚清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国难小说的创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晚清国难小说的题材选择 | 第20-36页 |
第一节 甲午中日战争题材的国难小说创作 | 第20-28页 |
(一)朝鲜问题 | 第21-23页 |
(二)甲午战争题材 | 第23-27页 |
(三)台湾战争题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庚子事变题材的国难小说创作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日俄战争题材的国难小说创作 | 第30-33页 |
第四节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题材的国难小说创作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晚清国难小说的政治文化内涵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晚清国难小说的民族主义意识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晚清国难小说的新闻特征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晚清国难小说的忧患意识 | 第42-46页 |
一、 揭示社会矛盾,针砭时弊,意在醒世 | 第42-43页 |
二、 出于爱国之心,抨击朝政 | 第43-44页 |
三、 怀济世之心,救倒悬之民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