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各类型高等学校论文--留学教育、互派教授论文

研究生的跨国体验及其全球公民身份发展--以上海H大学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2-30页
  一、选题缘由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概念界定第14-22页
  四、文献综述第22-30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过程第30-34页
  一、研究问题第30页
  二、研究对象第30-31页
  三、研究方法第31-34页
第二章 全球公民教育观第34-44页
 第一节 全球公民思想的历史演变第34-40页
  一、古希腊时期的世界主义——萌芽阶段第34-35页
  二、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明确提出第35-37页
  三、20世纪的世界公民——初步发展第37-38页
  四、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公民——教育实践第38-40页
 第二节 全球公民教育观第40-44页
  一、公民知识第40-42页
  二、公民态度第42页
  三、公民行动第42-44页
第三章 跨国体验研究生的全球公民身份发展现状第44-58页
 第一节 研究生的全球公民身份发展现状第44-50页
  一、公民知识第44-45页
  二、公民态度第45-47页
  三、公民行动第47-49页
  四、他们是全球公民吗?第49-50页
 第二节 研究生对“全球公民”概念的理解和建构第50-58页
  一、全球公民的定义第50-56页
  二、全球公民的特点第56-58页
第四章 跨国体验对全球公民身份发展的影响第58-70页
 第一节 跨国体验对全球公民身份发展的影响第59-63页
  一、知己知彼的收获第59-60页
  二、价值观的重塑第60-61页
  三、意识到行动的困惑第61-63页
 第二节 影响原因——基于体验方式的分析第63-70页
  一、生活式体验第63-65页
  二、旅游式体验第65-66页
  三、学术型体验第66-70页
第五章 全球公民教育路径探究第70-83页
 第一节 我国高校全球公民教育路径第70-76页
  一、课程改革第70-73页
  二、促进学生出国学习第73-74页
  三、加强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的交流第74-76页
 第二节 国外全球公民教育实践举例第76-83页
  一、英国——“探究全球公民思想”计划第76-77页
  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第77-79页
  三、美国——利哈伊大学、美国学院和大学协会第79-82页
  四、对我国高校全球公民教育的启示第82-83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83-91页
 第一节 总结第83-89页
  一、不平衡的全球公民身份发展第83-84页
  二、“全球公民”——一种积极的公民身份?第84-85页
  三、跨国体验和全球公民身份发展第85-87页
  四、中国文化传统和全球公民思想第87-88页
  五、中国大学与全球公民教育第88-89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9-91页
  一、不足第89页
  二、展望第89-91页
附件1 调查问卷第91-95页
附件2 访谈提纲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后记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财政变迁及其影响--基于美国10所大学2002-2011年财务报告分析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1978-2012)--结合上海市为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