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数据挖掘模型选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模型选择的本质第13-16页
     ·无监督学习模型选择第14页
     ·有监督学习模型选择第14-16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6-20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6-19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49页
   ·数据挖掘概述第20-27页
     ·数据挖掘的基本过程第21-23页
     ·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第23-26页
     ·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第26页
     ·数据挖掘待解决的问题第26-27页
   ·多目标决策方法概述第27-41页
     ·多目标决策及其特点第28-29页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构成要素第29-30页
     ·确定评价准则权重的方法第30-31页
     ·多目标决策的经典方法第31-41页
   ·模型评估与模型选择第41-47页
     ·模型评估和模型选择第41-42页
     ·模型选择的相关定理第42-44页
     ·模型选择的研究进展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聚类模型评估与选择第49-67页
   ·聚类算法第50-56页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第50-52页
     ·层次聚类算法第52-53页
     ·基于密度的方法第53-54页
     ·基于网格的方法第54页
     ·基于模型的算法第54-56页
   ·聚类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第56-59页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聚类模型选择第59-66页
     ·实验数据第59-60页
     ·实验设计第60-6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分类模型评估与选择第67-97页
   ·分类技术概述第68-74页
     ·基于决策树的分类算法第69-70页
     ·基于函数类的分类算法第70-71页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分类算法第71-72页
     ·基于聚类技术的分类方法第72页
     ·基于规则的分类算法第72-73页
     ·分类集成学习方法第73-74页
   ·分类算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74-76页
   ·应用背景与相关数据第76-78页
   ·基于统计检验的分类算法评价第78-84页
     ·实验设计第7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9-84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学习算法评价第84-91页
     ·实验设计第85-8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6-91页
   ·基于用户偏好的多目标集成学习算法评价第91-95页
     ·实验设计第91-9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2-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基于模型选择结果的不平衡学习研究第97-117页
   ·不平衡学习概述第97-98页
   ·基于密度的合成样本过采样算法第98-107页
     ·基于过采样技术的不平衡学习第99-101页
     ·基于密度的合成样本过采样算法流程图第101页
     ·基于密度的合成样本过采样算法伪代码第101-102页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102-107页
   ·基于抽样的集成特征选择不平衡学习方法第107-115页
     ·特征选择的概念与方法第107-110页
     ·基于抽样的集成特征选择算法第110-112页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112-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六章 基于模型选择的多目标决策工具箱第117-134页
   ·多目标决策简介第117-120页
     ·DSOLVER工具箱介绍第120-125页
     ·DSOLVER工具箱的主用户界面第120页
     ·数据输入方法第120-121页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121-122页
     ·数据可视化第122-123页
     ·多目标决策算法的选择第123-124页
     ·模型计算与敏感性分析第124页
     ·多个决策结果的集成第124-125页
     ·DSOLVER应用实例第125-133页
     ·工业机器人选择问题的相关数据第125-126页
     ·使用无参数的多目标决策算法进行工业机器人选择第126-130页
     ·使用有参数的多目标决策算法进行工业机器人选择第130-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37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134-135页
   ·研究展望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9页
附录第149-159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59-161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中红外超材料设计及其电磁性能研究
下一篇:一种浅层探地雷达的管线定位与材质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