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论第8-14页
 1. 关于民生思想的概念界定第8-9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3. 学术界研究现状第9-12页
 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2-14页
  (1) 研究方法第12页
  (2) 创新点第12-14页
第1章 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依据和理论来源第14-23页
   ·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依据第14-17页
     ·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建设在民生问题上的成就与局限第14-16页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民生问题上的成就与局限第16-17页
   ·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第17-2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第18-19页
     ·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第19-23页
第2章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3-37页
   ·民生所要达到的目标第23-27页
     ·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第23-24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第24-26页
     ·共同富裕是民生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第26-27页
   ·民生实现的保障第27-30页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解决民生的根本保证第27-28页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民生的重要保证第28-29页
     ·力争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第29-30页
   ·改善民生的途径第30-33页
     ·实行改革开放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30-31页
     ·切实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第31-33页
   ·民生改善遵循的原则第33-37页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第33-34页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艰苦奋斗的关系第34-35页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第35-37页
第3章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特征第37-41页
   ·务实性第37-38页
   ·辩证性第38-39页
   ·实践性第39-41页
第4章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41-45页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第41-43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41-42页
     ·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来源第42-43页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第43-45页
     ·对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43页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下一篇:毛泽东青年培养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