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FDI流入、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图目录第11-12页
表目录第12-13页
第1章 导论第13-1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5-16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第2章 外商直接投资、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的文献研究综述第19-34页
   ·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研究第19-25页
     ·劳动力流动理论的系统阐述第19-23页
     ·促使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辨析第23-25页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模式第25页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的关系第25-29页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需求第25-26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第26-28页
     ·FDI流入与地区就业差距第28-29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第29-31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第30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第30-31页
   ·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第31-32页
   ·小结与评述第32-34页
第3章 FDI流入、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的作用机理第34-53页
   ·影响中国就业转移的因素第34-37页
     ·劳动力市场特殊性的外部因素第34-36页
     ·收入差距的内部决定性条件第36-37页
   ·FDI流入对就业转移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第37-39页
   ·FDI流入→收入差距→就业转移的传导机制第39-51页
     ·资本流动与就业转移的一般关系第40-41页
     ·FDI流入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第41-43页
     ·收入差距影响就业转移的传导机制第43-50页
     ·FDI流入→收入差距→就业转移的传导路径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中国FDI流入、收入差距及就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及因素分解第53-83页
   ·中国劳动力的基本特点与就业转移的空间格局第53-60页
     ·中国劳动力的基本特点第53-56页
     ·中国人口迁移和就业转移的空间格局第56-60页
   ·中国FDI、收入分配及就业的差异描述第60-71页
     ·FDI的区域格局第60-64页
     ·收入分配的区域特征第64-66页
     ·就业的区域分布第66-71页
   ·区域差异与就业转移的差异测度第71-76页
     ·FDI的区域差异因素分解第71-73页
     ·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及因素分解第73-75页
     ·就业的区域差异及因素分解第75-76页
   ·FDI流入对就业区域结构的效应第76-81页
     ·理论框架第77页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第77-78页
     ·VAR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第78-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FDI流入、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的静态效应: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第83-96页
   ·理论模型第83-84页
   ·联立方程模型构建第84-89页
     ·联立方程模型系统第85-86页
     ·联立方程模型构建第86-87页
     ·数据选取及说明第87-89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89-94页
     ·联立方程模型估计结果分析第89-92页
     ·FDI对就业转移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测算第92-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6章 FDI流入、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的传导效应:基于CGE模型的政策模拟第96-118页
   ·CGE模型的相关研究与特征第96-100页
     ·CGE模型的相关研究及应用第97-99页
     ·CGE模型的特征第99-100页
   ·CGE模型的结构第100-106页
     ·CGE模型的主要方程第101-106页
   ·SAM表的编制第106-113页
     ·SAM表的结构第106-108页
     ·SAM表的构建第108-111页
     ·SAM表的确定第111-113页
   ·CGE模型的模拟结果第113-116页
     ·模拟情景设计第113-114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114-115页
     ·收入差距在就业转移中的传导效应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7章 利用FDI促进中国就业的政策选择第118-130页
   ·FDI流入与就业转移的评价第118-125页
     ·FDI流入与经济安全第119-123页
     ·就业转移及其影响第123-125页
   ·利用FDI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第125-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30-135页
   ·研究结论及评述第130-133页
   ·创新点第133页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现代视角下的涂鸦艺术研究
下一篇:热物性反问题高效并行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