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部不同针叶树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树轮气候学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研究树种概况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光合作用研究 | 第20-21页 |
·树轮气候响应研究 | 第21-27页 |
第三章 不同针叶树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 第27-42页 |
·三种针叶树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特征 | 第27-31页 |
·青杆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27-29页 |
·油松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29-30页 |
·祁连圆柏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30-31页 |
·三种针叶树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 第31-38页 |
·三种针叶树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31-35页 |
·三种针叶树胞间CO2浓度的季节变化 | 第35-36页 |
·三种针叶树上午和下午的光合速率变化 | 第36-37页 |
·三种针叶树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化 | 第37-38页 |
·光合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不同针叶树种树轮宽度与气候的响应研究 | 第42-49页 |
·不同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分析 | 第42-44页 |
·不同针叶树种树轮宽度与气候的响应分析 | 第44-47页 |
·气候资料的选取及分析 | 第44页 |
·三种针叶树树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0-52页 |
图表目录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