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

黄土高原典型灌木树干茎流特征及其生态水文效应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引言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树干茎流研究方法第11-12页
     ·树干茎流产生过程的影响因素第12-13页
     ·树干茎流对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第13-15页
 参考文献第15-18页
第二章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8-21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9页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1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5页
   ·地理位置第21页
   ·地貌类型第21-22页
   ·气候特点第22-23页
   ·植被分布特征第23页
   ·土壤特征第23-25页
第四章 灌木冠层降雨截留特征第25-37页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试验设计第26-27页
     ·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冠层结构参数第29页
     ·灌木冠层穿透雨变化特征第29-30页
     ·降雨量对树干茎流的影响第30-31页
     ·降雨量对冠层截留的影响第31-32页
     ·穿透雨、树干茎流、截留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第32-33页
   ·结论与讨论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五章 灌木持水能力研究第37-46页
   ·材料和方法第38-40页
     ·林冠截留观测第38页
     ·灌木各组分持水能力测定第38-39页
     ·回归分析法第39页
     ·尺度上推法第39-40页
   ·结果和分析第40-42页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灌丛持水能力第40-41页
     ·基于尺度上推法的冠层持水能力第41-42页
   ·讨论与结论第42-44页
     ·灌木持水能力影响因素第42-43页
     ·不同测量方法对持水能力的影响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六章 树干茎流影响因素及其对土壤水分的补给第46-5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页
     ·树干茎流观测第47页
     ·植株冠层特征的观测第47页
     ·剖面湿润峰观测第47页
     ·土壤水分观测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树干茎流汇流率特征第47-48页
     ·冠层结构与树干茎流第48-49页
     ·降雨特征与树干茎流第49页
     ·湿润峰与土壤水分第49-50页
   ·讨论第50-53页
     ·冠层结构特征对树干茎流的影响第50-52页
     ·树干茎流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第七章 树干茎流在土壤中的再分配特征第57-64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染色剖面图像的获取第58页
     ·图像处理第58-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2页
     ·树干茎流在土壤中的入渗路径第60-61页
     ·水平土壤剖面染色百分比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第61-62页
   ·讨沦第62页
   ·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丽江云杉复合体群体遗传学与种内分化研究
下一篇:祁连山东部不同针叶树种的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