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文学批评史论文

宋代文论“理趣”范畴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理趣”范畴在宋代文论中的成型第11-18页
 第一节 宋前衍化第11-13页
  一、“理趣”二字释义第11-12页
  二、“理趣”品人论禅第12-13页
 第二节 北宋成型第13-15页
  一、“理趣”作为批评观念的产生第13-14页
  二、“理趣”作为审美准则的孕育第14-15页
 第三节 南宋确立第15-18页
  一、“理趣”作为批评观念的繁盛第15-16页
  二、“理趣”作为审美准则的标树第16-18页
第二章 宋代文论“理趣”范畴的成因探析第18-30页
 第一节 说理精神的文学渊源第18-21页
  一、以理入诗的早期觉察第18-20页
  二、以理入诗的品格设定第20-21页
 第二节 宋代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培育第21-24页
  一、君主佑文政策和儒治思想的确立第21-23页
  二、文士理性思辨和个性色彩的高扬第23-24页
 第三节 宋代禅宗和理学兴盛的推动第24-27页
  一、拈花微笑 以心传心第24-25页
  二、吟咏情性 观物穷理第25-27页
 第四节 宋代士大夫文化人格的追求第27-30页
  一、拳拳立言 挺立士风第27-28页
  二、放眼天下 归于自我第28-30页
第三章 宋代文论“理趣”范畴的审美特征第30-45页
 第一节 理念的形象化第30-33页
  一、不涉理路 不落言筌第30-32页
  二、托物言理 拈形示下第32-33页
 第二节 说理的自然化第33-36页
  一、发自中节 声自成文第34-35页
  二、大匠运斤 无斧凿痕第35-36页
 第三节 思理的风趣化第36-40页
  一、谈笑谐虐 曲尽其妙第37-38页
  二、初省不解 终得喜感第38-40页
 第四节 人生的审美化第40-45页
  一、心淡无著 与物常欣第40-42页
  二、吟咏讽诵 孔颜之乐第42-45页
结语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刘醒龙小说的乡土情怀
下一篇:南帆文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