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群体地位与接触收益对群际接触动机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4页
   ·群际分化及群际壁垒的固化第11-12页
   ·群际壁垒固化的负性影响第12-13页
     ·群际壁垒固化导致群际对立和敌意第12页
     ·群际壁垒固化导致社会结构断裂第12-13页
   ·消解群际壁垒的方式和途径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8页
   ·群际接触理论第14-15页
   ·动机的定义及分类第15-16页
   ·动机理论第16-19页
     ·本能理论第16页
     ·驱力理论第16页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第16-17页
     ·成就动机理论第17页
     ·归因理论第17-18页
     ·动机系统理论第18-19页
     ·社会文化动机理论第19页
   ·动机的测量方式第19-20页
     ·观察法第19页
     ·他人评定法第19页
     ·自我报告法第19-20页
   ·群际接触动机第20-21页
     ·群际接触动机的定义第20-21页
     ·群际接触动机的测量第21页
   ·接触收益第21-24页
     ·收益的概念及内容第22-24页
     ·接触收益的定义第24页
   ·社会地位、群体地位与地位归因方式第24-28页
     ·社会地位的定义第24-26页
     ·社会地位归因第26-28页
3 问题提出第28-29页
4 研究一:研究材料准备第29-33页
   ·研究目的第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被试第29页
     ·材料第29页
     ·程序第29-30页
   ·研究结果第30-32页
   ·讨论第32-33页
5 研究二:群体地位及预期接触收益对群际接触动机的影响第33-41页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33页
   ·研究方法第33-36页
     ·被试第33页
     ·材料第33-35页
     ·程序第35-36页
   ·研究结果第36-38页
   ·讨论第38-41页
6 研究三:预期接触收益及地位归因对群际接触动机的影响第41-47页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41-42页
   ·研究方法第42-43页
     ·被试第42页
     ·材料第42页
     ·程序第42-43页
   ·结果第43-45页
   ·讨论第45-47页
7 总体讨论第47-51页
   ·社会地位对接触是动机的影响第47-48页
   ·接触收益对群际接触动机的影响第48-49页
   ·本研究的局限第49-50页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0-51页
8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2页
附录Ⅰ:社会地位归因方式量表第62-63页
附录Ⅱ:群际接触动机量表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和论文第64-65页
后记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后进生抗逆力增进研究--以GY市NY小学为例
下一篇: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工介入--以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