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2-26页 |
| ·水环境中残留药物的污染及危害 | 第12-15页 |
| ·水环境中残留药物的来源 | 第12-13页 |
| ·水环境中残留药物的危害 | 第13-14页 |
| ·水环境中残留药物的迁移途径 | 第14-15页 |
| ·生物标记物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 ·生物标记物的发展 | 第15-16页 |
| ·几种常用于水环境监测的生物标记物 | 第16-18页 |
| ·一种生物监测的新模型—体外实验 | 第18-19页 |
| ·体外实验的产生 | 第18页 |
| ·体外实验的原理 | 第18-19页 |
| ·体外实验的优缺点 | 第19页 |
| ·常用的体外实验模型 | 第19页 |
| ·实验对象及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 附表 | 第21-26页 |
| 第2章 卡马西平(CBZ)对虹鳟的急性毒性研究 | 第26-40页 |
| ·前言 | 第26-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实验动物来源与驯养 | 第27页 |
| ·药物配置 | 第27页 |
| ·半致死浓度LC 50测定 | 第27页 |
| ·急性毒性实验 | 第27-28页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 ·蛋白测定 | 第29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 ·实验结果 | 第30-37页 |
| ·讨论分析 | 第37-39页 |
| ·急性实验和生物测量学指标 | 第37页 |
| ·血液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 | 第37-38页 |
| ·肝脏EROD酶 | 第38页 |
| ·抗氧化指标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第3章 卡马西平(CBZ)对虹鳟的慢性毒性研究 | 第40-62页 |
| ·前言 | 第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 ·实验动物来源与驯养 | 第40-41页 |
| ·药物配置 | 第41页 |
| ·实验条件 | 第41页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1-42页 |
| ·蛋白测定 | 第42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 ·实验结果 | 第43-57页 |
| ·讨论分析 | 第57-60页 |
| ·形体测量学指标 | 第57页 |
| ·血液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 | 第57-58页 |
| ·鱼脑及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 | 第58页 |
| ·鱼鳃组织中GSH含量与ATP酶活力指标 | 第58-59页 |
| ·鱼肌肉组织中RNA/DNA比率 | 第59页 |
| ·鱼肠组织的消化酶活力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第4章 卡马西平(CBZ)对虹鳟脑组织抗氧化反应的体外研究 | 第62-70页 |
| ·前言 | 第6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 ·实验动物来源与驯养 | 第62-63页 |
| ·药物配置 | 第63页 |
| ·实验条件 | 第63页 |
|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63页 |
| ·蛋白测定 | 第63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3页 |
| ·实验结果 | 第63-67页 |
| ·讨论分析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94页 |
| 致谢 | 第94-9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