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离子选择性电极概述 | 第10-14页 |
|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和响应机理 | 第11页 |
|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 第11-13页 |
|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化学修饰电极对酚类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概述 | 第14-15页 |
| ·酚类污染物简介 | 第14页 |
| ·化学修饰电极 | 第14-15页 |
| ·纳米材料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5页 |
| ·金属纳米材料 | 第15-16页 |
| ·碳纳米材料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思想 | 第16-18页 |
| 第2章 基于配体交联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建Ag~+碳糊电极的研究 | 第18-32页 |
| ·前言 | 第18-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 ·载体的合成 | 第19-21页 |
| ·碳糊电极的制备 | 第21页 |
| ·电位测量 | 第21-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 ·电极的电位响应性能 | 第22-24页 |
| ·电极的稳定性,重现性,使用寿命和动态响应时间 | 第24-25页 |
| ·电极的选择性 | 第25页 |
| ·溶液pH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25-27页 |
| ·银离子反应机理研究 | 第27-29页 |
| ·结论 | 第29-32页 |
| 第3章 基于共价交联配体的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金的复合物构建Ag~+石墨烯糊电极 | 第32-46页 |
| ·前言 | 第32-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3页 |
| ·载体-金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33-34页 |
| ·石墨烯糊电极的制备 | 第34页 |
| ·电极电位检测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 ·载体-金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 第34-36页 |
| ·石墨烯糊电极的组成及电位反应特征 | 第36-38页 |
| ·溶液pH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 ·电极的选择性系数 | 第38-40页 |
| ·电极的稳定性和配体从电极中扩散性质的分析 | 第40-41页 |
| ·电极的响应时间,重现性和使用寿命 | 第41页 |
| ·不同Ag~+石墨烯糊电极的性能特征比较 | 第41-42页 |
| ·电极的交流阻抗行为的研究 | 第42-43页 |
| ·不同Ag~+选择性电极的比较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6页 |
| 第4章 基于石墨烯杂化材料桥连功能化碳纳米管传感器对二酚异构体和NO_2~- 的同时检测 | 第46-56页 |
| ·前言 | 第46-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 ·MWCNT-SH和Au-GR杂化材料的制备 | 第48页 |
| ·传感器的制备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 ·Au-GR和MWCNT-SH@Au-GR的结构表征 | 第48-49页 |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特征 | 第49-50页 |
| ·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表现 | 第50页 |
|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50-51页 |
| ·pH对HQ,CC,RC和NO_2~-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同时循环伏安检测 | 第52-54页 |
| ·干扰和稳定性 | 第54页 |
| ·实际样品检测 | 第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 作者部分相关论文题录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