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磁学性质论文

NaZn13型和Ce6Ni2Si3型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磁性和磁热效应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6页
   ·引言第10-11页
   ·磁热效应的热力学描述第11-14页
   ·磁制冷能力的表征及测量方法第14-15页
   ·磁制冷材料的分类第15-16页
   ·磁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6-34页
     ·Gd_5(Si_xGe_(1-x))_4 系列化合物第16-18页
     ·MnAs 基和MnFe(PxAS_(1-x))系列化合物第18-19页
     ·Ni-Mn-X (X=Sn, In, Sb)基Heusler 合金第19页
     ·钙钛矿锰氧化物第19-20页
     ·La(Fe,M)_(13)(M=Al,Si)系列化合物第20-32页
     ·R_6Co_(1.67)Si_3、R_6Ni_(1.67)Si_3 系列化合物第32-34页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6-44页
   ·样品制备第36-38页
     ·样品的制备工艺第36页
     ·间隙氢化物制备工艺第36-38页
   ·晶体结构分析第38-39页
     ·XRD 结构分析第38页
     ·多晶样品结构测定的Rietveld 精修第38-39页
   ·磁参量的测量第39-41页
     ·MPMS-7 型SQUID 磁强计第39页
     ·7410-系列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第39-40页
     ·中子衍射第40-41页
   ·热参量的测量第41页
   ·磁参量的确定第41-44页
     ·居里点的测定第41-42页
     ·饱和磁化强度的测定第42页
     ·通过测定等温磁化曲线间接计算磁熵变第42-44页
第三章 La(Fe,Si)_(13)及其间隙化合物的磁性、磁熵变与磁损耗第44-70页
   ·引言第44-45页
   ·实验方法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69页
     ·La_(0.6)Pr_(0.4)Fe_(11.5)Si_(1.5) 化合物磁性与中子衍射研究第45-54页
     ·La_(0.5)Pr_(0.5)Fe_(11.5-x)Co_xSi_(1.5)C_(0.2) 化合物的磁性、磁熵变和磁损耗第54-59页
     ·La_(0.5)Pr_(0.5)Fe_(11.4)Si_(1.6)H_x 化合物的磁性、磁熵变和磁滞损耗第59-63页
     ·La_(0.7)Pr_(0.3)Fe_(11.5)Si_(1.5)C_(0.2)H_x 化合物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磁性和磁热效应第63-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LaFe_(11.5)A1_(1.5)H_x与 LaFe_(11.5)A1_(1.5)C_(0.2)H_x间隙化合物的磁性和磁熵变第70-80页
   ·引言第70页
   ·实验第70-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LaFe_(11.5)A1_(1.5)H_x (x=0.12, 0.6 和1.3)化合物的磁性和磁熵变第71-75页
     ·LaFe_(11.5)A1_(1.5)C_(0.2)H_x (x=0, 0.5 和1.0) 化合物的磁性和磁熵变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Tb_(1-x)Dyx)6C01.675i3化合物的结构、磁性和磁熵变第80-86页
   ·引言第80页
   ·实验第80页
   ·(Tb_(1-x)Dy_x)_6Co_(1.67)Si_3 化合物的结构、磁性和磁熵变第80-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8-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变压器工程的铁磁材料电磁性能的模拟研究
下一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高速数控加工装备动静态特性监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