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翁万达述略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翁万达的简历 | 第12-17页 |
| (一) 翁万达生平履历 | 第12-14页 |
| (二) 谥号争辩 | 第14-15页 |
| (三) 生平小结 | 第15-17页 |
| 二、防边的军事思想和措施 | 第17-34页 |
| (一) 社会背景 | 第17-18页 |
| (二) 募兵防边 | 第18-20页 |
| (三) 军队的编制、训练和管理 | 第20-21页 |
| 1、军队的编制 | 第20页 |
| 2、军队的训练 | 第20-21页 |
| 3、严格管理——明赏罚 | 第21页 |
| (四) 重优抚思想 | 第21-22页 |
| (五) 战略战术运用 | 第22-23页 |
| (六) 创制武器 | 第23-25页 |
| (七) 翁万达与宣大边防 | 第25-34页 |
| 1、宣大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第25-26页 |
| 2、防秋 | 第26-28页 |
| 3、修筑边墙 | 第28-29页 |
| 4、修边前的八项御敌措施 | 第29-30页 |
| 5、并兵力 | 第30-32页 |
| 6、修边后的七项措施 | 第32-34页 |
| 三、翁万达的民族思想 | 第34-44页 |
| (一) 通贡互市 | 第34-40页 |
| 1、通贡互市的提出 | 第34-36页 |
| 2、嘉靖年不能实现通贡互市的原因 | 第36-37页 |
| 3、翁万达主张通贡互市的理由 | 第37-38页 |
| 4、俺答通贡互市的原因 | 第38-40页 |
| (二) 收复河套之议 | 第40-44页 |
| 1、河套之议 | 第40-41页 |
| 2、翁万达的主张 | 第41-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