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3页 |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啮齿类胚胎干细胞 | 第12-13页 |
·灵长类胚胎干细胞 | 第13页 |
·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 | 第13-15页 |
·孤雄胚胎干细胞 | 第15-17页 |
·孤雄胚胎的构建技术 | 第16页 |
·孤雄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 第17-19页 |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 | 第17-18页 |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特征 | 第18-19页 |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在转基因上的应用 | 第19页 |
·本研究旨在获得二倍体和单倍体孤雄胚胎干细胞系并研究他们的特征 | 第19-22页 |
·建立具有嵌合能力的孤雄胚胎干细胞 | 第20页 |
·获得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 第20-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41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24页 |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4-25页 |
·常用培养基及配制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41页 |
·显微操作的准备 | 第26-28页 |
·孤雄胚胎的重构 | 第28-31页 |
·孤雄胚胎干细胞的建系 | 第31-32页 |
·孤雄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鉴定 | 第32-34页 |
·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向上胚层干细胞分化 | 第34页 |
·单倍体上胚层样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分化 | 第34-35页 |
·卵母细胞胞浆内注射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Intracytoplasmic injection of ahES cells, ICAI) | 第35-37页 |
·对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进行转基因操作 | 第37页 |
·亚硫酸氢盐测序 | 第37-38页 |
·Real-time PCR | 第38-40页 |
·Western blot | 第40页 |
·CGH 芯片实验 | 第40页 |
·Microarray芯片实验 | 第40页 |
·ICAI新生异常胎鼠的病理分析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65页 |
·从CBHA处理的孤雄胚胎建立孤雄二倍体胚胎干细胞系 | 第41-45页 |
·CBHA处理的孤雄胚胎比不处理的孤雄胚胎有更高的囊胚率 | 第41页 |
·CBHA处理的孤雄胚胎建立孤雄胚胎干细胞系(CaES) | 第41-42页 |
·CaES的表观遗传状态 | 第42-43页 |
·CaES的多能性 | 第43-45页 |
·建立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 | 第45-54页 |
·孤雄单倍体胚胎的体外发育 | 第45页 |
·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ahES)的建立 | 第45-47页 |
·ahES细胞的多能性 | 第47-51页 |
·ahES细胞的单倍体稳定性 | 第51-54页 |
·卵母细胞胞浆内注射ahES细胞(ICAI)获得健康动物 | 第54-65页 |
·ICAI获得健康的小鼠 | 第54-56页 |
·ICAI胚胎与ICSI胚胎在受精模式上的比较 | 第56-58页 |
·死亡ICAI胎鼠的异常表型和分子特征 | 第58-62页 |
·获得健康的转基因小鼠 | 第62-65页 |
4 讨论 | 第65-71页 |
·孤雄胚胎干细胞与多能性 | 第65-66页 |
·印记基因对发育的影响 | 第65页 |
·印记基因与多能性 | 第65-66页 |
·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66-71页 |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单倍体维持的机制 | 第66-68页 |
·其它类型的单倍体细胞 | 第68-69页 |
·单倍体研究的展望 | 第69-71页 |
5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