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我国业余体校青少年业余训练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1页 |
| ·我国业余体校青少年体育训练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 ·全国范围的整体研究 | 第12-13页 |
| ·对某一地区、某一运动项目的业余训练研究 | 第13-14页 |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 ·调查法 | 第15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5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5-16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6-32页 |
| ·山东省青少年业余体校训练的现状 | 第16-22页 |
| ·青少年业余训练取得的成绩 | 第16页 |
| ·现有体校的数量和性质 | 第16-17页 |
| ·现有体校的在训人数 | 第17-18页 |
| ·业余体校教练员情况 | 第18-19页 |
| ·业余体校运动项目开展情况 | 第19-21页 |
| ·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形式和文件政策 | 第21页 |
| ·体育行政机构的组成 | 第21页 |
| ·“体教结合”—体育办学的新模式 | 第21-22页 |
| ·山东省青少年业余体校训练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 ·教学、训练条件不完善,管理不规范 | 第22页 |
| ·体校招生工作困难,运动员出路困难 | 第22-24页 |
| ·体校对文化课学习不够重视 | 第24页 |
| ·教练员培训不规律 | 第24页 |
| ·市、县体校开展的各运动项目与省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相关及省级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社会力量办体育难度大 | 第25-26页 |
| ·地方体育行政机构体制不统一 | 第26页 |
| ·部分体校“体教结合”后竞技体育功能弱化 | 第26-27页 |
| ·结论与对策 | 第27-32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业余训练的顺利开展缺乏相关政策法规支持 | 第27页 |
| ·体育法规以及体校的输送奖励、教练员培训政策不够完善 | 第27页 |
| ·“体教结合”中体育主导部门功能弱化 | 第27页 |
| ·业余体校课程设置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27页 |
| ·少数体校重点项目不突出 | 第27-28页 |
| ·对策 | 第28-32页 |
| ·积极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业余体校训练顺利开展 | 第28页 |
| ·完善体育法规制度,规范体育事业管理 | 第28-30页 |
| ·业余体校“体教结合”必须“以体为主” | 第30页 |
| ·改革体校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 第30页 |
| ·突出重点运动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使全省业余训练稳步发展 | 第30-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附件1:调查问卷 | 第36-38页 |
| 附件2:访谈提纲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