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1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创新点 | 第9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生态、生态观概念 | 第9-10页 |
·价值观概念 | 第10页 |
·蒙古族生态价值观的现代化概念 | 第10-11页 |
2 马克思生态观概述 | 第11-15页 |
·马克思生态观的形成 | 第11-12页 |
·马克思生态观的萌芽 | 第11-12页 |
·马克思生态观的确立 | 第12页 |
·马克思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人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 第12-13页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 | 第13-14页 |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一致 | 第14页 |
·只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 第14页 |
·马克思生态观的意义 | 第14-15页 |
3 蒙古族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内容与挑战 | 第15-29页 |
·蒙古族传统生态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第15-28页 |
·“以自然为主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 | 第15-20页 |
·传统生态伦理道德思想 | 第20-24页 |
·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 第24-28页 |
·蒙古族传统生态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 第28-29页 |
4 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实现蒙古族生态价值观的现代化 | 第29-35页 |
·蒙古族传统生态价值观现代化的前提 | 第29-30页 |
·蒙古族传统生态价值观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 第30-35页 |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 第30-31页 |
·强化生态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第31页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第31-32页 |
·规范生产和生活方式 | 第32页 |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第32-33页 |
·合理利用草原,建立生态草牧业 | 第33-34页 |
·实现马克思生态观的大众化 | 第34-35页 |
5 结语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