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仃大美术观的构建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张仃“大美术”实践 | 第11-30页 |
第一节 为中国革命进行漫画创作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新中国形象设计师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复兴中国壁画事业 | 第16-19页 |
第四节 坚持写生创作之见 | 第19-23页 |
第五节 扶植和拯救民间艺术 | 第23-25页 |
第六节 焦墨山水的探索与实践 | 第25-30页 |
第二章 张仃“大美术”理论思想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用实用美术实现“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传承与融入”——对中国画的创新思想 | 第31-35页 |
第三节 “致广大,精细微”——壁画创作思想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大美术观的构建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大美术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大美术观的概念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大美术观的特征 | 第40-44页 |
一 时代性 | 第40-42页 |
二 民族性 | 第42-43页 |
三 包容性 | 第43页 |
四 创新性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大美术观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附录:张仃年表 | 第48-5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