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日本论文

日本的国学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日本国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第10-14页
 第二节 以往的日本国学研究综述第14-17页
第一章 日本国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第17-26页
 第一节 国际背景——西学东渐与古来世界观的变化第17-22页
  一 十六世纪以来日本与欧洲的接触第17-19页
  二 西学东渐与日本人世界观的变化第19-20页
  三 变化的世界观影响下的江户时代思想界第20-22页
 第二节 国内背景——江户时代的文化语境第22-26页
  一 阶层秩序的松动与庶民文化的兴起第22-24页
  二 “人情”的回归第24-26页
第二章 近世国学的萌芽第26-36页
 第一节 下河边长流和户田茂睡的和歌革新运动第26-29页
 第二节 国学的奠基人契冲第29-30页
 第三节 国学概念的提出——荷田春满和《创学校启》第30-36页
  一 荷田春满的歌学、史学与神道学研究第30-32页
  二 荷田春满与国学概念的提出——《创学校启》第32-33页
  三 荷田春满的“国家之学”第33-36页
第三章 日本国学的发展第36-46页
 第一节 贺茂真渊与万叶精神第36-39页
  一 贺茂真渊与荷田春满第36-37页
  二 贺茂真渊的国学研究第37-38页
  三 贺茂真渊的国学观第38-39页
 第二节 本居宣长的“古学”研究第39-46页
  一 本居宣长与贺茂真渊第39-40页
  二 本居宣长的古学研究第40-43页
  三 本居宣长的国学观第43-46页
第四章 日本国学的分化与变异第46-54页
 第一节 铃屋门正统派的国学研究第46-48页
  一 铃屋门正统派的考证研究第46-47页
  二 铃屋正统派与平田笃胤第47-48页
 第二节 平田笃胤的神道研究第48-54页
  一 平田笃胤与本居宣长第48-49页
  二 平田笃胤的国学研究第49-52页
  三 平田笃胤的国学观第52-54页
第五章 幕末维新期的国学第54-62页
 第一节 “草莽的国学”——幕末维新期国学家的行动趋向第54-57页
 第二节 幕末国学与明治维新第57-59页
 第三节 大国隆正的“本学”第59-62页
第六章 近代的日本国学第62-74页
 第一节 平田派国学的挫折第62-64页
  一 维新后国学家参与的政治改革第62-64页
  二 平田派国事犯事件第64页
 第二节 近代的考证派国学者第64-70页
  一 考证派国学者的“学统”第64-65页
  二 考证派国学者的身份认同和国学观第65-69页
  三 近代的“新国学”——芳贺矢一的文献学第69-70页
 第三节 日本国学与二战第70-74页
第七章 现当代日本国学研究第74-80页
 第一节 柳田国男、折口信夫的“新国学”第74-76页
 第二节 战后的国学研究第76-80页
结语第80-83页
 第一节 什么是日本国学第80-81页
 第二节 日本国学的评价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工笔人物画开放性空间表现方式
下一篇:张仃大美术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