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论文--语义学、语用学论文

汉英《京华烟云》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绪论第7-10页
 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7-8页
  (1) 选题缘由第7页
  (2) 研究意义第7-8页
 2 研究现状第8页
  (1) 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第8页
  (2) 关于模糊限制语和英汉模糊限制词对比研究第8页
 3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8-9页
 4 理论基础及原则方法第9页
 5 林语堂与《京华烟云》第9-10页
二、模糊词及模糊限制语简介第10-13页
 1 模糊词的定义第10页
 2 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其语用功能第10-13页
三、模糊限制语的各种分类及汉英释例第13-26页
 1 从是否易于数学刻画来看模糊限制语的类型第13-15页
 2 从位置形式上来看模糊限制语的类型第15-16页
 3 从语义类型来看模糊限制语的类型第16-18页
 4 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模糊限制语的类型第18-26页
  (1)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第18-24页
  (2)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第24-26页
四、汉英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第26-32页
 1 汉英《京》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第26-28页
  (1) 两语料在不同语用的模糊限制语使用上的定量对比第26-27页
  (2) 两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类别的选择策略的对比第27-28页
  (3) 两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在词性与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第28页
 2 汉英模糊限制语在语义和句法结构上存在差异第28-30页
  (1) 英语中的模糊限制语在汉语中所对应的词不一定是模糊限制语第28-29页
  (2) 汉英模糊限制语在分布和结构上并不完全存在一对一的关系第29-30页
  (3) 英语模糊范畴标识语与汉语相比较丰富第30页
  (4) 汉语中存在临时的模糊限制语第30页
 3 汉英版模糊限制语使用差异的原因分析第30-32页
  (1) 汉英文字的差异第30-32页
  (2) 中西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第32页
五、翻译和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第32-36页
 1 翻译的原则第32-33页
  (1) 忠于原文原则第32页
  (2) 审美价值原则第32-33页
 2 模糊翻译的研究第33页
 3 《京》模糊限制语翻译的策略第33-36页
六、结论第36-38页
 1 主要内容总结第36页
 2 创新之处与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益广告语的语用研究
下一篇:体育新闻标题隐喻及其语用预设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