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综述 | 第7-22页 |
1. 棉籽饼粕的生产与加工状况 | 第7-8页 |
2 脱酚棉籽蛋白粉 | 第8-13页 |
·脱酚棉籽蛋白粉生产 | 第8-9页 |
·脱酚棉籽蛋白粉与棉粕的区别 | 第9-12页 |
·脱酚棉籽蛋白粉的应用 | 第12-13页 |
3 肽的意义 | 第13-16页 |
·肽营养理论的提出 | 第13页 |
·肽的吸收机制 | 第13-14页 |
·肽的营养作用 | 第14-15页 |
·肽的生物活性作用 | 第15-16页 |
4 制备小肽的方法 | 第16-18页 |
·酶解法 | 第16-17页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7-18页 |
5 小肽的检测方法 | 第18-20页 |
·三氯乙酸法 | 第19页 |
·凝胶电泳法 | 第19页 |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 第19-20页 |
6 生料固态发酵的意义 | 第20-21页 |
·固态生料发酵在食品以及酒精生产行业的应用 | 第20-21页 |
·固态生料发酵在饲料行业的应用 | 第21页 |
7 本研究主要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一章 不同菌种发酵对棉籽蛋白粉中的小肽和棉酚含量的影响 | 第22-29页 |
·引言 | 第22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黑曲霉降解蛋白质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不同发酵温度对小肽含量、游离棉酚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发酵时间对小肽含量、游离棉酚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发酵 PH 值对小肽含量、游离棉酚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不同发酵温度对小肽、游离棉酚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发酵时间对小肽、游离棉酚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发酵 PH 对小肽、游离棉酚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发酵棉籽蛋白粉蛋白品质的凝胶电泳分析 | 第42-47页 |
·引言 | 第42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黑曲霉和乳酸菌异步发酵 | 第47-54页 |
·引言 | 第4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7-49页 |
·试验设计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黑曲霉乳酸菌异步发酵对棉籽蛋白粉的小肽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黑曲霉乳酸菌异步发酵对棉籽蛋白粉的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二次发酵对棉籽蛋白粉的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4-55页 |
1 结论 | 第54页 |
2 不足与后续工作建议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