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1-22页 |
| ·植酸 | 第11-12页 |
| ·植酸的概念 | 第11页 |
| ·植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1页 |
| ·植酸引起的问题 | 第11-12页 |
| ·植酸酶 | 第12-18页 |
| ·概念和分类 | 第12-13页 |
| ·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 ·酶学性质 | 第14-15页 |
| ·植酸酶应用 | 第15-16页 |
| ·植酸酶基因在微生物中的表达 | 第16-18页 |
| ·appA植酸酶研究进展 | 第18页 |
| ·克鲁维乳酸酵母表达系统 | 第18-21页 |
| ·宿主菌 | 第18-19页 |
| ·表达载体 | 第19-20页 |
| ·表达系统优点 | 第20-21页 |
| ·本实验的目的 | 第21-22页 |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5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2页 |
| ·培养基 | 第22页 |
| ·引物 | 第22-23页 |
| ·试剂和酶 | 第23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 | 第23-25页 |
| ·植酸钙的制备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 ·质粒的抽提 | 第25页 |
| ·PCR扩增目的片段体系和条件 | 第25-26页 |
| ·凝胶回收目的片段 | 第26页 |
| ·载体、片段的酶切和连接 | 第26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6-27页 |
| ·大肠杆菌转化方法 | 第27页 |
| ·大肠杆菌重组子鉴定 | 第27页 |
| ·克鲁维乳酸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27-28页 |
| ·鉴定重组酵母菌株 | 第28页 |
| ·重组克鲁维乳酸酵母在底物平板上的诱导表达 | 第28页 |
| ·植酸酶基因在克鲁维乳酸酵母细胞中的诱导表达 | 第28页 |
|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 | 第28-29页 |
| ·植酸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29-31页 |
| ·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的测定 | 第31-33页 |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 ·表达载体pKLAC2-appA NR的构建 | 第33-35页 |
| ·植酸酶基因appA NR的获得 | 第33页 |
|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KLAC2-appA NR | 第33-34页 |
| ·重组表达载体pKLAC2-appA NR的酶切验证 | 第34-35页 |
| ·克鲁维乳酸酵母的转化与重组菌株筛选 | 第35-36页 |
| ·重组表达载体pKLAC2-appA NR的线性化 | 第35页 |
| ·酵母的转化与筛选 | 第35-36页 |
| ·克鲁维乳酸酵母重组菌株多拷贝检测 | 第36页 |
| ·重组植酸酶appA NR的诱导表达 | 第36-37页 |
| ·植酸酶appA NR酶学性质研究 | 第37-41页 |
| ·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37-38页 |
| ·最适反应温度的测定 | 第38页 |
| ·最适反应pH的测定 | 第38-39页 |
| ·pH耐受性的测定 | 第39页 |
| ·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