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VoIP概述 | 第10-11页 |
| ·VoIP的关键因素 | 第11-12页 |
| ·VoIP的优势 | 第12-13页 |
| ·VoIP的发展前景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2章 VOIP的相关技术 | 第15-19页 |
| ·信令技术 | 第15-16页 |
| ·语音编码技术 | 第16页 |
| ·实时传输技术 | 第16-17页 |
| ·服务质量技术 | 第17-18页 |
| ·网络传输技术 | 第18-19页 |
| 第3章 G.729语音编解码算法原理 | 第19-34页 |
| ·G.729语音编码原理 | 第19-21页 |
| ·G.729语音解码原理 | 第21页 |
| ·G.729语音编码结构 | 第21-27页 |
| ·帧间线谱对量化预测 | 第21-22页 |
| ·G.729自适应码书搜索算法 | 第22-24页 |
| ·固定码书搜索 | 第24-26页 |
| ·增益量化 | 第26-27页 |
| ·增益预测 | 第26-27页 |
| ·增益量化码本的搜索 | 第27页 |
| ·6.4的G.729语音编码方案 | 第27-31页 |
| ·对于扩展的6.4kbit/s的要求 | 第27-28页 |
| ·6.4kbit/s编码器算法介绍 | 第28-31页 |
| ·预处理 | 第29页 |
| ·LP分析和量化 | 第29页 |
| ·感觉加权滤波器 | 第29页 |
| ·自适应码书 | 第29-30页 |
| ·固定码书 | 第30页 |
| ·增益量化 | 第30页 |
| ·抗稀疏处理和后置处理 | 第30-31页 |
| ·利用VC++6.0进行实现 | 第31-34页 |
| 第4章 G.729的SIMULINK建模 | 第34-48页 |
| ·SIMULINK简介 | 第34页 |
| ·G.729的SIMULINK建模 | 第34-48页 |
| ·G.729的Simulink整体传输模型 | 第34-35页 |
| ·G.729的编码模型 | 第35-43页 |
| ·使用汉明-余弦窗进行加窗 | 第35-36页 |
| ·进行帧分析 | 第36-41页 |
| ·进行子帧分析(Subframe Analysis) | 第41-43页 |
| ·解码子系统模型 | 第43-44页 |
| ·信道子系统 | 第44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 ·8kbit/s的G.729解码输出分析 | 第44-46页 |
| ·6.4 kbit/s的G.729解码输出分析 | 第46-48页 |
| 第5章 G.729的DSP实现 | 第48-56页 |
| ·硬件配置 | 第48页 |
| ·算法和软件的优化 | 第48-53页 |
| ·算法的优化 | 第49-51页 |
| ·自适应码书搜索算法的改进 | 第49-50页 |
| ·固定码书的搜索的改进 | 第50-51页 |
| ·软件的优化 | 第51-53页 |
| ·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 第6章 展望和结束语 | 第56-57页 |
| ·工作总结 | 第56页 |
|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