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4-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水资源价值研究发展状况 | 第16-19页 |
·公共产品定价理论的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23-36页 |
·公共产品概论 | 第23-29页 |
·公共产品定义 | 第23-24页 |
·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24-27页 |
·公共产品的需求与效率产量 | 第27-29页 |
·公共产品的定价基础 | 第29-35页 |
·公共产品的成本与价格 | 第29-31页 |
·公共产品定价的功能 | 第31-32页 |
·公共产品的定价原则 | 第32-34页 |
·公共产品的定价程序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自来水定价体系分析 | 第36-48页 |
·自来水定价机制研究 | 第36-37页 |
·公共提供 | 第36页 |
·市场提供 | 第36-37页 |
·混合提供 | 第37页 |
·自来水定价模型 | 第37-41页 |
·弹性价格模型 | 第37-38页 |
·姜文来定价模型 | 第38页 |
·影子价格模型 | 第38页 |
·供求价格模型 | 第38-39页 |
·完全成本定价模型 | 第39-40页 |
·自来水定价模型的比较 | 第40-41页 |
·自来水理论定价方法 | 第41-44页 |
·边际成本法 | 第41-42页 |
·平均成本定价 | 第42-43页 |
·市场化定价法 | 第43页 |
·三种理论定价方法的比较 | 第43-44页 |
·自来水特殊定价方法 | 第44-47页 |
·线性定价法 | 第44页 |
·二部定价法 | 第44-46页 |
·高峰负荷定价法 | 第46页 |
·分段超额累进定价法 | 第46-47页 |
·以上定价方法的比较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镇江市自来水价格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48-59页 |
·镇江市自来水公司简介 | 第48页 |
·镇江市自来水定价政策 | 第48-50页 |
·镇江水价政策调整 | 第50-51页 |
·镇江市自来水单位水价定价模型 | 第51-53页 |
·镇江市自来水阶梯定价方法 | 第53-56页 |
·阶梯水价定价方法介绍 | 第53-55页 |
·镇江市自来水用水阶梯定价方法 | 第55-56页 |
·镇江市自来水价格存在问题 | 第56-58页 |
·定价主体不明确,价格监管不到位 | 第56页 |
·供水企业缺乏竞争性,市场调节作用发挥不充分 | 第56-57页 |
·自来水定价方法不够全面合理,针对性不强 | 第57页 |
·水事法律的制定不完善,缺少专项法律制度 | 第57页 |
·社会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镇江市自来水价格的政策建议 | 第59-65页 |
·镇江市完全成本定价模型的点滴改进 | 第59页 |
·镇江市自来水阶梯定价方法改进设想 | 第59-62页 |
·镇江市自来水价格改进对策 | 第62-64页 |
·加强价格监管,提高公众参与度 | 第62页 |
·鼓励私营部门对水务事业的投资,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性 | 第62页 |
·采取灵活合理的自来水定价方法,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62-63页 |
·强化水价改革的法律手段,完善水事法律体制 | 第63页 |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水资源保护力度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大摘要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