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 前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 | 第9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9-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12-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3. 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二 中国佛教(东汉至唐) | 第13-26页 |
(一)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前的状况 | 第13-17页 |
1. 释迦牟尼出家悟道和弘法 | 第13页 |
2. 原始佛教时期 | 第13-14页 |
3. 部派佛教时期 | 第14-16页 |
4. 印度“大乘”佛教时期 | 第16页 |
5. 印度密教及印度佛教的衰亡 | 第16页 |
6. 印度佛教的对外传播 | 第16-17页 |
(二)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 第17-18页 |
(三) 东汉和三国时期的中国佛教 | 第18-19页 |
(四)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公元 220 年–公元 589 年) | 第19-22页 |
(五) 隋唐时期的佛教 | 第22-26页 |
三 泉州佛教及佛教寺院的分布 | 第26-48页 |
(一) 泉州佛教 | 第26-41页 |
(二) 泉州佛教寺院的分布 | 第41-48页 |
四 中国的传统建筑 | 第48-59页 |
(一) 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特点 | 第48-53页 |
1.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的特征 | 第48页 |
2. 中国的传统建筑常见的建筑类型 | 第48-49页 |
3. 中国古代有关建筑方面的重要文献和书籍 | 第49-53页 |
(三) 泉州(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 | 第53-59页 |
1. 泉州(闽南)传统建筑的梁架结构 | 第53页 |
2. 泉州(闽南)传统建筑的弯枋连栱看架(排架) | 第53页 |
3. 泉州(闽南)“插梁式构架”的出檐方式 | 第53-54页 |
4. 简述部分泉州(闽南)传统建筑的梁架构件 | 第54-56页 |
5. 泉州(闽南)传统建筑的砖作 | 第56-59页 |
五 泉州开元寺主体建筑 | 第59-111页 |
(一) 泉州开元寺的建造以及历史演变 | 第59-64页 |
(二) 泉州开元寺历史上所传布的宗派 | 第64-69页 |
(三) 泉州开元寺的建筑布局 | 第69-108页 |
1. | 第69-74页 |
·中国佛教建筑发展简介 | 第69-72页 |
·佛教建筑一般的规模及布局 | 第72-73页 |
·泉州传统佛教建筑的型制特征 | 第73-74页 |
2. 泉州开元寺建筑平面布局图 | 第74-76页 |
3. 泉州开元寺建筑群 | 第76-108页 |
(四) 泉州开元寺碑铭 | 第108-111页 |
六 结语 | 第111-113页 |
附录 | 第11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后记 | 第139-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