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机器辅助技术论文

机械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残余应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实验研究进展第14-15页
     ·有限元模拟研究进展第15-16页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机械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机理第18-24页
   ·残余应力的定义及分类第18页
   ·机械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第18-21页
     ·已加工表面层残余应力的形成原因第18-19页
     ·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第19-21页
   ·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第21-22页
     ·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第21-22页
     ·X 射线法测试残余应力第22页
   ·残余应力的工程影响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车削表面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第24-40页
   ·二维正交切削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4-28页
     ·材料模型第25-26页
       ·工件材料参数第25-26页
       ·刀具材料参数第26页
     ·切削热第26页
     ·刀屑摩擦第26-27页
     ·材料失效准则第27-28页
   ·二维正交切削有限元仿真分析第28-39页
     ·数值模拟过程第28-29页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29-39页
       ·切屑形成过程及分析第29-32页
       ·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形成过程及分析第32-34页
       ·加工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34-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第40-64页
   ·磨削过程数学模型第40-42页
     ·移动热源模型第40-41页
     ·磨削力模型第41-42页
   ·50 钢磨削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第42-62页
     ·模型的建立第42-43页
     ·单元的选择第43-44页
     ·载荷的加载第44页
     ·磨削温度场的计算第44-48页
       ·温度场求解的基本原理第44-45页
       ·对流换热模型第45-46页
       ·载荷工况第46-47页
       ·热分析的实现第47-48页
     ·温度场分析第48-53页
       ·磨削深度α p对温度场的影响第51-52页
       ·砂轮速度v s对温度场的影响第52页
       ·工件速度v w对温度场的影响第52-53页
     ·磨削残余应力的计算第53-56页
       ·应力应变场的基本原理第53-54页
       ·材料本构关系第54页
       ·载荷工况第54-55页
       ·应力分析的实现第55-56页
     ·残余应力分析第56-62页
       ·磨削深度α p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61页
       ·砂轮速度v s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61-62页
       ·工件速度v w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工艺实验研究第64-72页
   ·实验方法第64-66页
     ·工件材料第64页
     ·实验仪器第64-65页
     ·残余应力的测量第65-66页
   ·磨削工艺实验第66-69页
     ·实验方案第66-67页
     ·实验要求第67-68页
     ·实验分析第68-69页
   ·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的对比分析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总结第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彩色编码的双目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断层扫描影像自动分割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