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矿地下水化学特征及突水水源判别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3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地形地貌 | 第15-16页 |
·气象、水文 | 第16页 |
·地质概况 | 第16-20页 |
·地层 | 第16-17页 |
·构造 | 第17-20页 |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第20-25页 |
·含水层与隔水层 | 第22-24页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24-25页 |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25页 |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31页 |
·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含水层与隔水层 | 第26-28页 |
·充水水源 | 第28页 |
·充水通道分析 | 第28-29页 |
·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第29-30页 |
·岩溶裂隙水的动态规律 | 第30-31页 |
第3章 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第31-47页 |
·区域平面水质特征分析 | 第31-36页 |
·各矿总体水质特征分析 | 第31-34页 |
·各矿Piper三线图水质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垂向水质特征分析 | 第36-45页 |
·邢台矿Piper三线图水质分析 | 第40-43页 |
·邢台矿箱型图水质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研究 | 第47-84页 |
·灰色关联度判别模型 | 第50-56页 |
·灰色系统 | 第50-51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原理 | 第51-52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应用 | 第52-56页 |
·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模型 | 第56-64页 |
·模糊数学 | 第56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 | 第56-59页 |
·模糊综合评判的应用 | 第59-64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BP判别模型 | 第64-73页 |
·神经网络 | 第64-65页 |
·BP网络模型 | 第65-68页 |
·BP神经网络判别模型的应用 | 第68-73页 |
·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判别模型 | 第73-83页 |
·Fisher判别的原理 | 第73-76页 |
·Fisher判别模型的应用 | 第76-80页 |
·Bayes判别原理 | 第80页 |
·Bayes判别模型的应用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