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电化学发光 | 第10-20页 |
·概述 | 第10页 |
·电化学发光分析的特点 | 第10-11页 |
·电化学发光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常见的电化学发光体系 | 第14-15页 |
·联吡啶钌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第15-17页 |
·联吡啶钌的固定化研究 | 第17-19页 |
·三联吡啶钌类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 第19-20页 |
·点击化学 | 第20-26页 |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点击化学的特征 | 第21页 |
·点击化学的类型 | 第21-22页 |
·点击化学的应用 | 第22-24页 |
·巯基—烯基的“click”化学反应 | 第24-26页 |
·本文构思 | 第26-28页 |
第2章 基于“click”反应的新型联吡啶钌衍生物固定化方法的电化学发光研究 | 第28-43页 |
·前言 | 第28-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30页 |
·Ru(bpy’)_3Cl_2的合成 | 第30-32页 |
·Ru(bpy’)_3Cl_2修饰ITO电极的制备 | 第32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 第32页 |
·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测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Ru(bpy’)_3Cl_2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征 | 第33-34页 |
·修饰ITO电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征 | 第34-35页 |
·修饰ITO电极的伏安表征 | 第35-37页 |
·Ru’/MPTMS/ITO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考察 | 第37-39页 |
·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39-40页 |
·电化学发光检测TPA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Ru(bpy)_3Cl_2固定化研究 | 第43-54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实验药品 | 第44页 |
·仪器 | 第44-45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5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5-53页 |
·修饰电极的构建 | 第45-46页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46-48页 |
·伏安扫描循环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电沉积复合膜在溶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 第49页 |
·应用电压的影响 | 第49-50页 |
·Ru/CNTs/GCE电极用于三正两胺的安培检测 | 第50-52页 |
·氟噻草胺的检测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