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强化基于嗜热菌的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43页 |
| ·国内外污泥产量及处理概况 | 第13-15页 |
| ·国外剩余污泥产量及处理概况 | 第13-14页 |
| ·国内剩余污泥产量及处理概况 | 第14-15页 |
| ·污泥的产生与性质 | 第15-17页 |
| ·污泥的产生 | 第15页 |
| ·污泥的理化性质 | 第15-17页 |
| ·污泥的特性 | 第17页 |
|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第17-28页 |
|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 ·污泥处理原则及流程 | 第18-19页 |
| ·污泥浓缩 | 第19页 |
| ·污泥稳定化处理 | 第19-24页 |
| ·污泥脱水 | 第24-25页 |
| ·污泥的最终处置 | 第25-28页 |
| ·S-TE污泥溶解技术的研究 | 第28-38页 |
| ·污泥溶解预处理方法 | 第28-32页 |
| ·S-TE溶解技术的研究 | 第32-37页 |
| ·S-TE污泥溶解的发展趋势 | 第37-38页 |
| ·金属离子在生化反应中的作用 | 第38-41页 |
| ·细胞组织中的金属离子作用 | 第38页 |
| ·金属离子在物质运输和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 第38-39页 |
| ·金属离子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 第39页 |
| ·金属离子在酶反应系统中的作用 | 第39页 |
| ·金属离子应用于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2章 金属离子强化S-TE溶解过程研究 | 第43-56页 |
| ·前言 | 第43页 |
| ·实验装置和主要仪器 | 第43-44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3页 |
| ·主要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 ·实验污泥 | 第44页 |
| ·金属离子 | 第44-45页 |
| ·嗜热菌的培养与复壮 | 第45页 |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45-46页 |
| ·分析项目 | 第45页 |
| ·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 ·金属离子对污泥主要物质溶解变化影响 | 第46-55页 |
| ·金属离子对TSS、VSS及其去除率的影响 | 第46-50页 |
| ·金属离子对SCOD的影响 | 第50-52页 |
| ·金属离子对氨氮的影响 | 第52-53页 |
| ·金属离子对溶解性磷酸盐的影响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3章 金属离子对嗜热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56-63页 |
| ·前言 | 第56页 |
| ·实验装置和主要仪器 | 第56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6页 |
| ·主要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 ·实验污泥 | 第57页 |
| ·金属离子 | 第57页 |
| ·嗜热菌的培养与复壮 | 第57页 |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57-58页 |
| ·分析项目 | 第57页 |
| ·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 ·金属离子对蛋白酶活的影响 | 第58-60页 |
| ·金属离子对淀粉酶活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