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暴雨及落区预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暴雨预报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资料来源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廊坊地区暴雨的气候特征 | 第16-22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16-18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年变化特征 | 第16-17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第17-18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强度及天气特征 | 第19-20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强度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 ·廊坊地区暴雨过程的天气特征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廊坊地区暴雨的天气学指标判别预报方法 | 第22-39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 | 第22-31页 |
| ·锋面系统类 | 第22-24页 |
| ·气旋类 | 第24-27页 |
| ·高空低涡类 | 第27-28页 |
| ·切变线类 | 第28-29页 |
| ·台风类 | 第29-30页 |
| ·西北气流类 | 第30-31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天气学预报指标 | 第31-37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天气条件判别指标 | 第31-32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指标 | 第32-33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物理量参考预报指标 | 第33-34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临近预报指标 | 第34-37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天气学指标判别预报方法流程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廊坊地区暴雨的地气耦合精细化落区预报方法 | 第39-55页 |
| ·天气气候预测的地气学方法 | 第39-40页 |
| ·影响强降水的地热涡分类 | 第40-44页 |
| ·地热涡对廊坊地区暴雨的影响分析 | 第44-48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地温场特征分析 | 第48-49页 |
| ·廊坊地区暴雨过程的地气要素分布与配置特征分析 | 第49-53页 |
| ·廊坊地区暴雨过程的地气要素分布与变化特征 | 第49-51页 |
| ·各类暴雨过程的地气要素配置特征 | 第51-52页 |
| ·各类暴雨过程中地气要素的相互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地气耦合精细化落区预报方法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暴雨的地气耦合精细化落区预报方法与天气学指标判别预报方法的对比 | 第55-63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天气学指标判别预报方法应用 | 第55-56页 |
| ·廊坊地区暴雨的地气耦合精细化落区预报方法应用 | 第56-60页 |
| ·两种预报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对比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讨论 | 第63-65页 |
| ·全文结论 | 第63页 |
| ·创新点 | 第63-64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4-65页 |
| ·存在问题 | 第64页 |
| ·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