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性思维到形象塑造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 理性与形象的关系 | 第9页 |
二、 戏剧表演中脱离理性的形象与脱离形象的理性 | 第9-10页 |
三、 本题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注释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戏剧理性思维的概述 | 第12-24页 |
一、 理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 第12-18页 |
(一) 现代汉语中“理性思维”的解释 | 第12页 |
(二) 戏剧中的理性思维 | 第12-18页 |
二、 “体验”中的理性与形象 | 第18-23页 |
(一) 体验“情感性” | 第18-19页 |
(二) 体验“创造性” | 第19-21页 |
(三) 体验“假定性与真实性” | 第21-23页 |
注释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戏剧形象塑造的概述 | 第24-36页 |
一、 戏剧形象起源 | 第24-26页 |
(一) 心理戏剧形象的起源 | 第24页 |
(二) 群众性戏剧的起源 | 第24-26页 |
二、 戏剧形象的分类 | 第26-31页 |
(一) 哲学中的形象 | 第26页 |
(二) 戏剧中的形象 | 第26-30页 |
(三) 艺术形象的静态与动态 | 第30页 |
(四) 艺术的物理形象与心理形象 | 第30-31页 |
四、 “体现”中的理性与形象 | 第31-35页 |
(一) 理解人物 | 第31-32页 |
(二) 体现与表演 | 第32-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不同戏剧的从理性到形象 | 第36-42页 |
一、 戏曲表演的“神形兼备” | 第36-39页 |
二、 “写意”与“写实”的比较、融合 | 第39-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