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页 |
第一章 国家·战争·美学 #1——“战国策派”的思想与剧作 | 第8-22页 |
第一节 “战国时代重演”及对“战”之推崇 | 第8-12页 |
第二节 “士”的改造与培养“武德” | 第12-17页 |
第三节 战争背景下的爱情与“尚力美学”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发现战国”的是与非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古今·侠义·仁义 #15——郭沫若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剧创作 | 第22-38页 |
第一节 文史兼顾:学术视野中的“战国时代” | 第22-27页 |
第二节 “战国史剧”中的“古为今用” | 第27-32页 |
第三节 《屈原》论争:大后方的文学生态 | 第32-35页 |
第四节 “侠义”与“仁义”的双重变奏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影射·改造·复国 #31——其他相关作家作品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政治讽喻:以历史“影射”现实 | 第38-41页 |
第二节 重新书写:“别有幽怀”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复国”:个人与国家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书目 | 第48-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