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铜无铅硅黄铜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黄铜合金的组织形态与性能 | 第11-14页 |
| ·普通黄铜 | 第11-12页 |
| ·特殊黄铜 | 第12-14页 |
| ·合金元素对黄铜性能的影响 | 第14-16页 |
| ·铅对黄铜的影响 | 第14页 |
| ·硅对黄铜的影响 | 第14-15页 |
| ·铝对黄铜的影响 | 第15页 |
| ·锰对黄铜的影响 | 第15页 |
| ·铁对黄铜的影响 | 第15页 |
| ·镍对黄铜的影响 | 第15页 |
| ·硼对黄铜的影响 | 第15-16页 |
| ·钛对黄铜的影响 | 第16页 |
| ·稀土对黄铜性能的影响 | 第16-18页 |
| ·稀土在铜及铜基合金中的脱气除杂作用 | 第16页 |
| ·稀土在铜及铜基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16-17页 |
| ·稀土在铜及铜基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17页 |
| ·稀土在铜及铜基合金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材料的切削性能 | 第18-19页 |
| ·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指标 | 第18-19页 |
| ·影响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 | 第19页 |
| ·无铅易切削铜合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铋代铅的易切削铜合金性的因素 | 第20-22页 |
| ·硅代铅的易切削铜合金性的因素 | 第22页 |
| ·石墨代铅的易切削铜合金性的因素 | 第22-23页 |
| ·镁代铅的易切削铜合金性的因素 | 第23页 |
|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 第2章 试验过程及方法 | 第25-32页 |
| ·本课题的参照对象 | 第25页 |
| ·合金元素的选择 | 第25-26页 |
| ·合金成分的确定 | 第26页 |
| ·合金的制备 | 第26-28页 |
| ·熔炼与铸造 | 第27-28页 |
| ·水平连铸技术 | 第28页 |
| ·合金性能检测 | 第28-32页 |
| ·硬度检测 | 第28-29页 |
| ·静力拉伸实验 | 第29页 |
| ·脱锌腐蚀实验 | 第29页 |
| ·切削实验 | 第29-30页 |
| ·金相分析 | 第30页 |
| ·金属析出物分析 | 第30-32页 |
| 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 ·合金成分设计 | 第32-38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2-33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7页 |
| ·合金强度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 ·合金脱锌腐蚀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 ·合金切削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页 |
| ·合金成分确定 | 第37-38页 |
| ·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 第38-39页 |
| ·合金机械性能测定 | 第39页 |
| ·合金脱锌腐蚀性能测定 | 第39-40页 |
| ·合金的加工性能测定 | 第40页 |
| ·合金的金属析出物性能测定 | 第40-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