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立题背景 | 第7-10页 |
·低聚半乳糖 | 第7页 |
·β-D-半乳糖苷酶来源 | 第7-8页 |
·β-D-半乳糖苷酶的性质 | 第8页 |
·β-D-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和转半乳糖基反应机理 | 第8-9页 |
·β-D-半乳糖苷酶在食品上的应用 | 第9-10页 |
·研究进展 | 第10页 |
·立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实验菌株 | 第12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2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实验主要材料 | 第13页 |
·实验方法 | 第13-21页 |
·发酵条件优化 | 第13-16页 |
·种子与摇瓶发酵条件 | 第13页 |
·粗酶液制备 | 第13页 |
·乳糖酶水解酶活测定 | 第13-14页 |
·乳糖酶转苷酶活力测定 | 第14-15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15页 |
·OD 曲线的绘制 | 第15页 |
·干重曲线的绘制 | 第15页 |
·发酵培养基酶活曲线的绘制 | 第15-16页 |
·温度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16页 |
·摇床转速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16页 |
·培养基初始pH 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16页 |
·碳源优化 | 第16页 |
·氮源优化 | 第16页 |
·磷酸盐浓度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16页 |
·酵母细胞破壁方法比较 | 第16-17页 |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破壁 | 第16-17页 |
·高压均质破壁 | 第17页 |
·酶的分离纯化 | 第17-19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17页 |
·水解酶活力测定 | 第17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17-18页 |
·(NH_4)_2SO_4 分级沉淀 | 第18页 |
·透析脱盐 | 第18页 |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离子强度梯度层析 | 第18页 |
·凝胶过滤层析 | 第18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18-19页 |
·β-D-半乳糖苷酶的酶学性质 | 第19页 |
·β-D-半乳糖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第19页 |
·β-D-半乳糖苷酶的温度稳定性 | 第19页 |
·β-D-半乳糖苷酶反应的最适pH 值 | 第19页 |
·β-D-半乳糖苷酶的pH 值稳定性 | 第19页 |
·金属离子对β-D-半乳糖苷酶酶活的影响 | 第19页 |
·利用β-D-半乳糖苷酶反应生产低聚半乳糖 | 第19-2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1-37页 |
·发酵条件优化 | 第21-26页 |
·种子生长曲线 | 第21页 |
·发酵产酶曲线 | 第21-22页 |
·培养基初始pH 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22页 |
·摇床转速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22-23页 |
·温度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23-24页 |
·碳源优化 | 第24-25页 |
·氮源优化 | 第25页 |
·磷酸盐对酵母产酶的影响 | 第25-26页 |
·酵母细胞破壁研究 | 第26-27页 |
·分离纯化 | 第27-32页 |
·硫酸铵分级沉淀 | 第27-28页 |
·透析脱盐 | 第28页 |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离子强度梯度层析 | 第28-29页 |
·Superdex 75 Prep Grade 凝胶过滤层析 | 第29-30页 |
·纯化结果及SDS-PAGE 电泳鉴定 | 第30-32页 |
·β-D-半乳糖苷酶的酶学性质 | 第32-35页 |
·β-D-半乳糖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第32页 |
·β-D-半乳糖苷酶的温度稳定性 | 第32-33页 |
·β-D-半乳糖苷酶反应的最适pH 值 | 第33页 |
·β-D-半乳糖苷酶反应的pH 稳定性 | 第33-34页 |
·金属离子对β-D-半乳糖苷酶酶活的影响 | 第34-35页 |
·利用β-D-半乳糖苷酶生产低聚半乳糖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