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探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8页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关于公共资源配置研究现状第11-15页
     ·公共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1-13页
     ·国内外关于公共资源分配伦理的研究第13-15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第15-18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本文创新点第16-18页
2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第18-29页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界定第18-22页
     ·公共资源的基本涵义第18-19页
     ·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内涵第19-20页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第20-22页
   ·社会转型前和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第22-29页
     ·社会转型的基本阐述第22-23页
     ·社会转型之前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第23-24页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第24-25页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基本特征第25-29页
3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问题分析第29-39页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缺失第29-32页
     ·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主体伦理缺失第29-30页
     ·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个体伦理缺失第30-31页
     ·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规范伦理缺失第31-32页
   ·社会转型时期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缺失原因第32-35页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公共资源供给差距第32-33页
     ·隐性身份歧视导致公共资源配置的非均等性第33-34页
     ·社会民众参与公共资源配置缺乏公平、正义第34-35页
   ·社会转型时期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缺失危害第35-39页
     ·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第35-36页
     ·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失衡第36-37页
     ·形成新的代价支付与社会矛盾第37-39页
4 完善当前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思考第39-47页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资源配置中政府职能的伦理定位第39-41页
     ·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选择需要政府发挥基础性职能第39-40页
     ·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模式选择中的“责任”界定第40页
     ·政府将公平理念融入公共资源配置模式建设第40-41页
   ·完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环境建设第41-44页
     ·社会公众应树立公平、正义观念第41-42页
     ·消除身份歧视,以求达到全面的平等第42页
     ·鼓励社会公众依法合理地参与公共资源模式的政策制定和评估第42-43页
     ·形成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政策选择:效率公平并重兼顾第43-44页
   ·完善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模式的伦理规范原则第44-47页
     ·坚持“平等优先于效益”的公正原则第44-45页
     ·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兼顾个人利益的原则第45页
     ·坚持“非效益”的补偿性平等原则第45-47页
5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研究的结论第47页
   ·研究的展望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页
 A.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3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53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会议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行政正义的我国公共行政核心价值取向研究
下一篇:我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