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省际数据的社会信用制度运行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写作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信用制度运行环境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17-28页 |
·信用制度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信用制度的定义 | 第17页 |
·信用制度的划分 | 第17-18页 |
·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与信用环境的关系 | 第18-19页 |
·信用制度运行环境界定 | 第19-22页 |
·信用制度的需求与供给 | 第19-21页 |
·信用制度功能的博弈分析 | 第21页 |
·信用制度运行环境的定义与划分 | 第21-22页 |
·信用制度运行的环境理论 | 第22-25页 |
·经济因素 | 第22页 |
·政治因素 | 第22-23页 |
·信息因素 | 第23页 |
·文化因素 | 第23-24页 |
·社会信任 | 第24-25页 |
·运行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第25-28页 |
·评价理论 | 第25页 |
·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第3章 信用制度运行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 第28-36页 |
·运行环境评价体系设计理论 | 第28-29页 |
·评价体系设计的出发点 | 第28页 |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信用制度运行环境体系结构 | 第29-33页 |
·信用制度环境研究框架 | 第29-30页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0-33页 |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模型构建 | 第33-36页 |
·方法选择 | 第33-34页 |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模型检验 | 第35-36页 |
第4章 信用制度运行环境实证研究 | 第36-51页 |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36-45页 |
·数据选取 | 第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45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对评价体系进行回归检验 | 第47-51页 |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建立 | 第47-48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8-51页 |
第5章 改善信用制度运行环境的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诚信文化相结合 | 第51页 |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体系 | 第51-52页 |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52页 |
·积极发展信用服务行业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