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絮凝剂对菌丝球的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24页
   ·课题背景第13页
   ·菌丝球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菌丝球的形成机制第14-15页
     ·菌丝球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无机絮凝剂絮第16-17页
     ·有机絮凝剂絮第17页
     ·微生物絮凝剂第17-21页
   ·药品与个人护理品的研究意义第21-22页
     ·PPCPs 的迁移途径第21页
     ·PPCPs 污染的危害第21-22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2-24页
     ·课题来源第22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22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4-31页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24-25页
     ·实验仪器第24页
     ·实验试剂第24-25页
     ·实验用培养基第25页
     ·菌种来源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8页
     ·微生物形态观察法第25-26页
     ·微生物量测定方法第26页
     ·改性菌丝球的培养第26-27页
     ·改性菌丝球物理特性分析方法第27-28页
     ·改性后菌丝球比表面积的测定第28页
     ·改性后菌丝球胞外聚合物的测定第28页
     ·改性后菌丝球对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吸附效能的测定第28页
   ·实验设计第28-31页
     ·改性后菌丝球物理特性的测定实验第28-29页
     ·改性后菌丝球吸附性能的测定实验第29页
     ·改性后菌丝球对个人护理品吸附效能的测定实验第29-31页
第3章 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对菌丝球性能的影响第31-43页
   ·PAC 絮凝剂对菌丝球物理特性影响的比较第31-36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生物量影响的比较第31-32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球径影响的比较第32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堆积体积影响的比较第32-35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沉降速度影响的比较第35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机械性能影响的比较第35-36页
   ·PAC 絮凝剂对菌丝球吸附性能影响的比较第36-42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形态结构影响的比较第36-37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比表面积影响的比较第37-38页
     ·不同 PAC 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胞外聚合物影响的比较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F+对菌丝球性能的影响第43-55页
   ·F+絮凝剂对菌丝球物理特性影响的比较第43-48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生物量影响的比较第43-44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球径影响的比较第44-45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堆积体积影响的比较第45-47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沉降速度影响的比较第47-48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机械性能影响的比较第48页
   ·F+絮凝剂对菌丝球吸附性能影响的比较第48-54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形态结构影响的比较第48-49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比表面积影响的比较第49-50页
     ·不同 F+絮凝剂添加量对菌丝球胞外聚合物影响的比较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改性后菌丝球对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吸附效能的初探第55-64页
   ·吸附平衡时间的考察第55-57页
   ·pH 对菌丝球吸附效能的影响第57-59页
   ·吸附等温线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见二价金属离子对鸡溶菌酶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