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寿光市与台湾农业合作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0 引言第11-16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3-14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15-16页
1 两岸农业合作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第16-2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农业合作的相关理论第17-20页
     ·农业经济一体化理论第17-18页
     ·斯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第18-19页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第19-20页
     ·区域竞争优势理论第20页
   ·两岸农业合作的原则第20-21页
   ·寿光与台湾农业合作的内涵第21-23页
2 寿光与台湾农业发展特色及差异性与互补性第23-41页
   ·寿光农业发展特色第23-26页
     ·产业特色明显第23页
     ·农业科技含量高第23-24页
     ·标准化水平高第24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完善第24-25页
     ·产业化水平高第25页
     ·市场体系完善第25-26页
   ·台湾农业发展特色第26-30页
     ·农业资源丰富第26-27页
     ·农产品质量管理严格第27页
     ·农产品运销体系健全高效第27-28页
     ·农产品加工业先进第28页
     ·农业合作组织完善第28-29页
     ·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第29-30页
   ·寿光与台湾农业的差异性第30-36页
     ·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第30-31页
     ·农业政策的差异性第31-32页
     ·土地制度改革的差异性第32-34页
     ·农村合作组织的差异性第34-36页
   ·寿光与台湾农业的互补性第36-37页
   ·寿光与台湾农业合作的 SWOT 分析第37-41页
     ·基本要素分析第37-39页
     ·结论分析第39-41页
3 寿光与台湾农业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第41-48页
   ·寿光与台湾农业合作发展概况第41-45页
     ·问卷调查分析第41-43页
     ·寿光与台湾农业合作的发展历程第43-44页
     ·寿光与台湾农业合作的特点第44-45页
     ·寿台两地有着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第45页
   ·阻碍寿台之间开展农业合作的主要问题第45-48页
     ·缺乏专门组织机构以及有效的民间交流平台第45页
     ·农业技术合作制度框架不够完善,未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第45-46页
     ·尚未建立实效性的寿台农业合作机制第46页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第46页
     ·缺乏两地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影响了合作的积极性第46页
     ·公共合作机制弱化,缺乏合作的优良软环境第46-47页
     ·缺乏明显的优惠合作政策第47页
     ·合作渠道不畅、合作档次不够第47页
     ·项目落实难,大项目少第47-48页
4 推动寿台两地农业合作的对策第48-55页
   ·建立长效的农业合作机制第49-51页
   ·探索两地农业合作的新模式第51-52页
   ·实现两地农业研究成果与科技资源共享第52页
   ·制定扎实有效的涉台农业政策第52-53页
   ·创建寿光台湾农业合作试验区第53-54页
   ·为寿台两地农业合作提供切实保障第54-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推动寿台农业合作发展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第55-56页
     ·推动寿台农业合作发展是寿光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第55页
     ·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创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寿台农业合作发展第55页
     ·推动寿台农业合作可推动两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两岸统一化进程的实现第55-56页
   ·寿台农业合作要在借鉴学习先进合作模式上下功夫第56页
   ·共同努力,为寿台农业合作搭建桥梁和平台第56页
   ·两地农业的共同前景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61页
个人简历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业补贴分配机制优化研究
下一篇:农业合作组织推动潍坊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研究--兼论台湾农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