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被判刑人移管法律制度概述 | 第13-33页 |
第一节 被判刑人移管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一、 被判刑人移管制度 | 第13页 |
二、 被判刑人 | 第13-14页 |
三、 宣告国与执行国 | 第14页 |
四、 国内移管与国外移管 | 第14页 |
第二节 被判刑人移管法律制度的特征 | 第14-19页 |
一、 被判刑人移管对象主要是被判处自由刑的外国罪犯 | 第15-16页 |
二、 被判刑人移管的目的是使被判刑人在其熟悉的环境中服刑、改造以便重返社会 | 第16-17页 |
三、 被判刑人移管是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一种形式 | 第17页 |
四、 被判刑人移管是一种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 第17-19页 |
第三节 被判刑人移管制度与相似制度的区别 | 第19-23页 |
一、 被判刑人移管与引渡的区别 | 第19-21页 |
二、 被判刑人移管和刑事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的区别 | 第21-22页 |
三、 被判刑人移管与刑事诉讼移管的区别 | 第22-23页 |
第四节 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发展背景 | 第23-27页 |
一、 刑罚国家性的弱化 | 第23-24页 |
二、 刑罚费用的增加 | 第24-25页 |
三、 保护海外本国公民 | 第25-26页 |
四、 被判刑人的人权保障 | 第26-27页 |
第五节 被判刑人移管的基本原则 | 第27-33页 |
一、 条约前置主义 | 第27-28页 |
二、 国籍主义 | 第28-29页 |
三、 一事不再理原则 | 第29-30页 |
四、 判决确定原则 | 第30页 |
五、 同意原则 | 第30-32页 |
六、 双重犯罪原则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中韩被判刑人移管制度比较分析 | 第33-53页 |
第一节 中韩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立法和实践 | 第33-37页 |
一、 韩国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3-35页 |
二、 中国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法律实践 | 第35-37页 |
第二节 中韩被判刑人移管条件比较分析 | 第37-43页 |
一、 韩国被判刑人移管条件 | 第37-41页 |
二、 中国的被判刑人移管条件的立法设想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中韩被判刑人移管程序比较分析 | 第43-51页 |
一、 韩国被判刑人移管程序 | 第45-50页 |
二、 中国被判刑人移管程序建议 | 第50-51页 |
第四节 中韩被判刑人移管审查机构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一、 韩国被判刑人移管审查机构概述 | 第51-52页 |
二、 中国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审查机关及立法建议 | 第52-53页 |
第三章 韩国被判刑人移管制度完善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53-65页 |
第一节 韩国被判刑人移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54-63页 |
一、 国际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违宪性问题 | 第54-57页 |
二、 相关国家对移管决定的自由裁量性的问题 | 第57-58页 |
三、 国籍主义的问题 | 第58-60页 |
四、 被判刑人同意问题 | 第60-62页 |
五、 移管申请处理过程的延迟问题 | 第62-63页 |
第二节 韩国被判刑人移管制度完善对中国的启示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