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两种细菌和两种有机酸对层状硅酸盐矿物分解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第11-12页
   ·微生物与矿物作用因素第12-14页
     ·胞外聚合物分解破坏矿物的作用第12-13页
     ·有机酸分解破坏矿物的作用第13页
     ·生物膜分解破坏矿物的作用第13页
     ·酶解和氧化还原分解破坏矿物的作用第13-14页
   ·微生物分解矿物的机理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高效硅酸盐矿物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第17-25页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土壤样品第17页
     ·微生物培养基第17-18页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第18页
     ·微生物解硅性能测定实验第18页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第18页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第18-19页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第19-20页
     ·菌株的16Sr DNA基因测序第20-21页
   ·结果与讨论第21-24页
     ·高效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及筛选第21-22页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第22-23页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第23页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 DNA测序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3 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对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破坏作用第25-33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供试矿物样品的制备第25-26页
     ·微生物种子液的制备第26页
     ·微生物摇瓶培养实验第26页
     ·测定方法第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微生物摇瓶培养后培养液pH的变化第26-27页
     ·微生物摇瓶培养矿物释Si量的变化第27-29页
     ·微生物培养不同时间后矿物XRD图谱的变化第29-32页
   ·小结第32-33页
4 菌株HN2分泌的胞外多糖对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破坏作用第33-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供试矿物样品的制备第33页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3-34页
     ·胞外多糖溶液培养矿物的实验第34页
     ·测定方法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4页
     ·微生物分泌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的变化第34-36页
     ·不同浓度胞外多糖培养下矿物释Si量的变化第36-38页
     ·胞外多糖对矿物结构的影响第38-41页
     ·经胞外多糖培养后矿物的红外光谱变化第41-44页
   ·小结第44-45页
5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破坏作用第45-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供试矿物和低分子量有机酸溶液的制备第45-46页
     ·低分子量有机酸培养矿物实验第46页
     ·测定方法第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2页
     ·不同培养时间下矿物释Si量的变化第46-48页
     ·不同浓度有机酸培养下矿物释Si量的变化第48-49页
     ·有机酸对矿物结构的影响第49-52页
   ·小结第52-53页
6 全文总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录一第63-65页
附录二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钙磷的表面和体相形成及几个影响因素探讨
下一篇:矿区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工程菌的定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