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内动水压力现场测试与长消规律研究 | 第20-26页 |
·传感器的研制 | 第20-21页 |
·传感器的现场埋设 | 第21页 |
·动水压力和动应力现场测试与分析 | 第21-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动水压力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26-72页 |
·动水压力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27-28页 |
·动态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第28-32页 |
·动力控制方程 | 第28-31页 |
·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 第31页 |
·本构模型 | 第31-32页 |
·人工边界 | 第32页 |
·交通荷载数值模拟方法 | 第32-35页 |
·定点动态加载 | 第33页 |
·移动加载 | 第33-35页 |
·模拟过程与计算模型 | 第35-37页 |
·模拟过程 | 第35页 |
·材料模型及力学参数 | 第35-36页 |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7-70页 |
·动水压力 | 第38-45页 |
·动弯沉 | 第45-51页 |
·渗透力 | 第51-57页 |
·流速 | 第57-59页 |
·动应力 | 第59-62页 |
·有效应力 | 第62-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内水损坏”理论模型研究 | 第72-76页 |
·模型假设 | 第72-73页 |
·沥青膜剥离过程理论模型 | 第73-74页 |
·沥青膜破裂过程理论模型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沥青路面水损防治措施研究 | 第76-80页 |
·路面材料方面 | 第76-77页 |
·路面结构与排水系统方面 | 第77-78页 |
·施工与养护管理方面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附录1 同方案0点正下方应力响应历程曲线 | 第82-90页 |
附录2 向上不同点的应力响应历程曲线 | 第9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9页 |